他就是我们的特邀评论员——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
汪建初1984年浙江大学热物理系专业毕业后投笔从戎,赴云南麻栗坡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2000年转业到贵州省委组织部, 2012年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业余时间主编出版了《重塑贵州干部集体人格》、《阳明心学丛书》、等17本著作,完成多个学术领域的研究课题,拥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
● 历经悠悠的历史长河,我们依然能看到百姓家的中堂,供奉着“天地国亲师”的牌位。他们敬天、敬地、敬国家、敬祖先、敬师长,心中永远保留着那一份浓浓的感恩。
● 今天的黔东南不仅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要营造心灵的绿水青山,以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互动,塑造贵州人的“贵”。
● 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决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坚定不移地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新路,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画上了等号。
●
秋香盈溪日色晖,寒潭如镜树影垂;
一碗清水石上坐,仰天闲看落叶飞。
这清澈见底的溪流,这清凉甘甜的泉水,不仅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也是当代铜仁人民悉心守护的结晶。
● “山水清气枝头现,夜间冷暖百草知;茶园静静晨雾里,自在花木梦醒迟”,很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在都匀的茶山上记录了大自然孕育一片片香茗的感动。
● 建议每一位领导者都来领略一下天眼的魅力,因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需要有仰望星空的视野和格局!
● 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遵义会议有着特殊的地位。
● 遵义会议铸就了我党我军取得胜利的核心基因,包含着转败为胜的原始密码,也解读着人类一切组织获得成功的基本规律。
● 遵义,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这个可以酿出茅台、造出太阳的地方,这个始终坚守红色底蕴的地方,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贵州人将彻底消除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贫瘠,从根本上解决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贫困,而这一历史性的伟业将在我们这一届人的手里完成,真有一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啊!
● 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存在,更是一个社会存在、一个精神存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生态,应该是一个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大生态”。
● 新时代是一个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突出特征的信息文明时代,贵阳市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逐渐构筑起了一个安全快捷的网络生态。
● 曾经贫穷落后的贵州弯道取直,蓝海弄潮,探索未来全新的生存方式。贵阳将创新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以龙场悟道的良知精神构建起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网络生态文明。
● 回味三线建设,我们更能认识到共和国成长的艰难曲折,感受到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战略意志,体会到六十年代三线人的巨大牺牲。
● 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是英国的九倍,但我们输了;甲午战争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三倍,我们也输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仅是经济总量,更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支撑。
● 如果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给安顺的美丽馈赠,那么三线精神是新中国留给安顺的文化遗产。
● 贵安,是贵州与世界链接的地方,自然有着远大的抱负。
● 贵安人定能抢抓机遇,勇立潮头,乘“云”御风,创造贵安新区发展的“5G”速度。
五谷丰盈晒庭间,炊烟淡淡老牛闲;
一坡枫叶夕阳里,红透江山半边天。
引发了我心中的田园梦。真想赖在那里不走了!
● 希望有一天,我能去黔西南隐居。
● 工业化是六盘水建市的基盘,产业意识是六盘水市的灵魂。
● 热,已经成了全球都市人的痛。六盘水抓住这个痛点,近几年,再一次用产业意识经营空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清凉经济。
● 正是精神的力量,让一个封闭落后的贵州挺直脊梁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后方,让一个不能自给自足的农业省份成为三线建设的集结地,让一片贫困程度最深的山地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进入新时代,贵州呼应了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社会大趋势,穷则思变,后发赶超,再一次实现了绚丽的转折。
● 从地质上讲,贵州是地球上率先走出冰河纪并产生复杂生命的地方;从自然环境看,贵州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从投资角度看,贵州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从政治生态看,贵州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地方;从文化视野看,贵州是始终坚守良知的地方;从社会心态看,贵州是知恩感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