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一九八七年,公安部门在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缴获一件出土文物,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原定名琥珀饰,笔者经过考证,定名东汉血珀司南佩。这是迄今为止,贵州省发现的唯一一件汉代琥珀司南佩。
交乐东汉血珀司南佩
古人喜欢利用一些稀有的天然材料加工制成小型装饰品,如玉石、水晶、煤精、宝石、玛瑙、翡翠、琥珀等,其中琥珀是松柏科、苏木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因大多数由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称“松脂化石”。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最早的琥珀化石距今9900万年。琥珀自古便被视为宝物,因带有松香气味,常被古人用于制作首饰或服饰上的饰品。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有关于琥珀最早的文字记载:“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育沛”是早期古人对琥珀的称呼,当时人们认为琥珀产于海中,并且佩戴琥珀,可免除疾病。秦汉时期,古人对琥珀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汉初楚国陆贾《新语·道基篇》载:“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洁清明朗,润泽而濡”,对琥珀从“水生”回归“山生”,初见端倪。
交乐东汉血珀司南佩(灯光下)
汉代文献多将“琥珀”称为“虎魄”或“兽魄”,谓之为“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甚至认为琥珀是老虎的眼泪,或是老虎死前目光凝聚成的宝石,同时认为琥珀能趋吉避凶、镇宅安神。根据文献记载,琥珀在汉代的使用,多在皇室和贵族。再据考古发现,汉代的琥珀制品,主要借鉴玉器作品的题材,且多为琥珀兽形佩,琥珀司南佩则相对少见。琥珀根据颜色和特点可以划分为金珀、血珀、虫珀、香珀等,交乐汉墓出土的这枚琥珀饰,现藏于黔西南州博物馆,色红如血,莹润光亮,置于灯光下,通明透亮,血丝均匀,内部脂质清晰可见,为血珀中的上品。汉代琥珀饰品一般器形较小,多为两厘米见方以下,原因是天然琥珀蜜蜡内部均有明裂或暗裂,制作过程极易断裂。因此天然琥珀在汉代很少制作大的器物,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的这枚琥珀宽3.2厘米,高1.5厘米,算目前已知同时期较为大的一件。
简易造型的方形脊纽(代表勺或盘)
何谓司南佩?司南即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运用指南针的素材制成的佩饰就是司南佩。司南是利用磁场原理,用于正方向、定南北,基本构造为上有勺、下有盘。无论盘如何放置,勺如何转动,最后勺的定向始终向南。汉代盛行占卜,司南逐渐演变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以新莽时期最盛。据《汉书·王莽》记载:“赴任之官挟栻(占卜器具,状如罗盘,后称星盘)以治,身后以栻择茔,以司南定乾坤。”人们遂仿司南之形,将实用器转变为佩饰,随身佩戴,用于辟邪厌胜。司南配作为汉代第一配饰,举世闻名,但流传下来的珍品不多,所以难得一见。古人认为,出门挂司南佩,是为“吉祥”。另有一说,司南佩为汉代皇族控制高官的赏赐品,寓意对皇帝忠心不二。东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所谓“顿牟”,即指“琥珀”。《周易正义》也有“琥珀拾芥”的记载,“掇芥”或“拾芥”,指吸引干草、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也就是说,汉代先民已经知道琥珀具有静电效应,因此将琥珀用于制作司南佩,从物理学上也极为贴切。
缺口处穿孔
交乐汉墓出土的这件琥珀司南佩,中央用砂砣磨制出双阴线槽,将琥珀一分为二,上下两端刻饰方形脊纽,代表古代司南的勺和盘。中部两侧有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饰,各有一形式相同的凹形缺口相隔,缺口处钻横穿孔,以供栓系佩用,整体呈“工”字形状,因而又称“工字形佩”。琥珀佩饰,因强度低,故制作时要把棱角边沿磨制圆钝,以避免磕碰受损,因而器形感觉比较膨胀,这也是汉代琥珀的根本特征之一。司南佩在东汉最为流行,其后逐渐衰退,宋以后有仿造。同时期器物相对比,这枚东汉血珀司南佩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二号墓出土的琥珀司南佩(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大小、器形、色泽、做工等均较为接近,均是天然血珀中的极品。
琥珀司南佩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网络图片)
史料对琥珀产地有相关记录,如班固《汉书》记载西域罽宾国(古代中亚内陆国)出“珊瑚、虎魄、璧流离”。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有琥珀”。《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也提到:“哀牢出水精、光珠、琥珀、琉璃、翡翠。”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也记载:“永昌郡地出光珠、琥珀、翡翠、水精、琉璃。”永昌郡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和缅甸北部一带,古称哀牢国。黔西南地处哀牢国与汉都长安的路线上,一些出土和采集的器物,具有哀牢的文化特征,因此交乐汉墓出土的这枚东汉血珀司南佩,笔者猜测,其琥珀原产地极有可能来源这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