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多彩贵州热词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根据海外受众贴文点赞数数据排名,安顺黄果树瀑布群、西江千户苗寨、中国天眼、铜仁·梵净山、侗族大歌入选TOP5。而同时发布的百度热搜大数据显示:“贵州”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十年间上涨了433%。来自于海外的热词榜与来自于国内的热搜榜,以精准的数据印证了快速发展的贵州传递给世界的新形象。
安顺黄果树瀑布群、西江千户苗寨、中国天眼、铜仁·梵净山、侗族大歌,热词TOP5的构成反映了贵州对外形象建构的三大核心主题:发展、自然、人文。
从发展来说,“中国天眼”最具冲击力,这个当今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建成,一下子把贵州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了,与最前沿的科技拉近了。“中国天眼”亦是“世界天眼”,可谓是对新贵州的最好隐喻:贵州早已不是那个落后的西部省份,它正在加速奔跑,甚至在一些新兴产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上具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就自然而言,黄果树瀑布与梵净山都是贵州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它们的入选自然而然,大自然的馈赠是慷慨的,但自然元素能充实新贵州的内涵,主要还在于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贵州经验: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而在人文的维度上,西江千户苗寨与侗族大歌入选反映了网友对贵州的人文认同,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极其注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这些“在地性”的珍贵文化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亦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福祉。
聚焦热词TOP5并结合百度热搜贵州大数据,我们能看到清晰、立体的新贵州。“贵州”搜索热度十年上涨433%,这个数据与刚经历了“黄金十年”快速发展的贵州是相契合的,发展才有关注、有热度。来自区域的关注中,广东、浙江两地网友最为关注贵州,显然与两个经济发达省份与贵州十年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频度的加快大有关联。从百度公布的过去十年上热搜的贵州大事件,能清晰地发现发展热度与网友热搜的同频共振。中国天眼工程在贵州开工,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贵州建立,西南高铁“大十字”正式开通运营,脱贫攻坚的“贵州奇迹”,数博会落地贵州举办等,均是当年的热搜话题。此次热搜还公布了热搜网友的年龄结构,90后成为推动贵州上热搜的主力军,这说明发展的贵州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这其中既有个性化旅游(比如自驾、野营、攀岩)的吸引,还有对发展带来的贵州新景观(比如大数据、天眼、桥梁)的向往,当然,也不乏创业就业新机会的带动,“贵漂”一族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这是 2018 年 8 月 9 日拍摄的北盘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贵州形象的传统符号需要新的阐释,贵州发展的新内涵需要新的传播。从“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省域形象凝炼,到已成惯例的省领导带队向外推介贵州,再到通过有广泛影响的主流媒体、自媒体深入宣传贵州,贵州在传播上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有思路、越来越有实效。在国际传播上贵州也不甘人后。早在两年前,贵州国际传播旗舰品牌“Live in Guizhou”就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社交媒体平台开始运营,为贵州圈粉无数,此次贵州热词评选就是基于“Live in Guizhou”海外账号来运作的。省域的国际传播如何做,“Live in Guizhou”的品牌运营值得关注。
热词、热搜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传播效度的重要检验标准,但从根本上来说,热度的持续来自于形象建构的坚实基础——发展,唯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支撑可持续的热度。即使是一个使用了多年的地区形象符号,也能通过发展赋予它新的内涵,带来新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此次发布的贵州热词、热搜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地区形象建构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极其恰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