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会议精神 ,贵州各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挖大数据“钻石矿”、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十三五期间,铜仁深度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走出“应用驱动、融创发展”的大数据发展新路。今年前三季度,铜仁市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349.2%,率先探索发展平台经济,引进20余家平台企业,平台经济规模达86.1亿元。
铜仁市副市长刘岚
铜仁市副市长刘岚告诉记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个坚定不移、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六个重大突破”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厚植“智慧树”、深挖“钻石矿”,不断壮大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彩赋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十三五期间,贵州师范学院加强科学建设和科研创新,五年来,新增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获得科研项目600多项,为社会培养人才超过4.3万人。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宋万琚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宋万琚向记者介绍,把学院研究的项目转化到学生的培养当中,促进了学科和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师双师型能力的培养等。也推动了校企产教融合,每年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大概是到了1500万元。
现在,贵州师范学院已经拥有重点学科13个,将围绕建设区域一流、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
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石培新
“把报告的精神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盯围绕贵州的发展,服务贵州的需求,培育一流的学科和专业,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将我们的成功转化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当中。”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石培新向记者说道。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贵州在“十三五”期间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以来,培养正高级、副高级职称专技人才近14万人;同时累计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29人,引聘意向人才5万多人次。据统计,贵州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94.5万人,较2015年底增长26.8%,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施长冬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施长冬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下一步,他们将在人才引进培养上突出“贵州需要”、“产业需要”、“岗位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在“十四五”把贵州打造成为人才集聚与创新创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