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接近尾声。回望这一年,无数难忘瞬间,无数的记忆碎片,藏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交织出我们共同的年度记忆。打开《2022动静日历》,来看看属于贵州的2022精彩记忆。
一月
国发【2022】2号文件
国务院送来“硬核”新春大礼包
2022年春节前,一份来自国务院的新春大礼包从天而降,让贵州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得到了“硬核”支持,赋予贵州重大机遇,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二月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贵州乘“东数西算”东风深耕数据南海
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后,2022年2月又一国家级超大工程“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八分之一的贵州,很早就在为此做足准备。“东数西算”既支撑东部算力需求,也带动西部发展,对贵州新一轮大数据产业布局及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三月
市域环城快铁开通
勾出贵阳贵安最美“一环”
3月,贵阳市域环线快铁开通运营,标志着贵阳在全国率先成为拥有环形市域快速铁路的省会城市。这条“城市新纽带”串联着人们的生活圈,使贵阳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扩容”,进一步巩固提升贵阳市在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地位和功能,增强贵阳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作用。
四月
花鱼洞大桥
“巧”夺世界桥梁界最高奖
4月,贵州一座全长270米、造价1.1亿元的“小桥”登上了世界桥梁界的最高领奖台。荣获桥梁界“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这座“小”桥将“低碳”理念贯穿其中,实现建造过程“零”污染、“零”扰动、“零”排放,纯本土团队打造,名副其实的贵州制造。进一步夯实了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地位。
五月
2022数博会
抢数字新机 享数字价值
5月,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首次创新线上办会。虽在线上,依旧大咖“云”集、亮点纷呈。六年前,贵州通过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形成了大数据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今天,贵州正通过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数据资源集聚的新“洼地”。
六月
绿色电力证书
给绿电颁发“身份证”
6月,贵州首批绿色电力证书发放,作为绿色电力消费的唯一凭证,企业有了“绿证”将提升自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通过电力市场绿电交易还能反哺新能源发电企业,激励新能源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七月
水上运动接二连三
2022年的7月贵州好凉快,全国首个“水漂石挑战赛”丹寨开打,为丹寨文旅赋予了新的IP。施秉“苗族独木龙舟”与佛山“舞狮”的碰撞,东、西两地文旅擦出多彩的火花。你方唱罢我登场,镇远龙舟竞渡舞阳河,秀出中国版“速度与激情”。贵州,正通过以赛促旅,推动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八月
“村BA”火遍全网
姚明也想要门票
8月,在台盘村村民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一场篮球赛,却通过自媒体闯入人们的视野,连姚明都隔空喊话想要一张门票,网友们也给它赐名“村BA”。“村BA”火了,台盘村热了,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大家鼓足了干劲儿,谋划着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而“村BA”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
九月
抗击疫情
温暖与守护的“双向奔赴”
9月,一个充满挑战与温情的岁月。三年来贵阳第一次经历着大规模疫情的爆发,城市一边暂时按下了暂停键;一边是白衣天使、卡点“守门人”、保供人员、志愿者……不断以点滴涓流汇聚成海的坚定力量,守护着千家万户,向抗疫路上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你”,致敬!
十月
发现宇宙之最
“中国天眼”看见更远星河
10月,我国天文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了一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原子气体结构,是目前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中国天眼”也成为唯一一个能探测到如此稀薄气体的望远镜。这项发现也将改变天文学家对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原有的认识。
十一月
酒博会
展全球佳酿 促开放合作
11月,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首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共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25名客商参会,共计8896个品类的2.2万余个单品参展。交易额达81.64亿元。积极推动了酒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各方紧密合作。
十二月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月,“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召开。此前,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其中的一个项目,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入选人类非遗的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