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坐在草凳上慢慢挪动的陆良县板桥镇马军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妇女闻丽平,做梦也没想到幸运之神会在她40来岁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降临到了自己头上:其一是政府于2018年给予其2.5万元建房补助帮助她家建盖了墙体白花花、地板刷溜溜、客厅亮堂堂的两间砖混结构新房子,一家人从此告别了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其二是两个年幼的女儿、智商残疾的丈夫和自己每月可以领到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发放的3288元各种补助补贴,加上丈夫到蔬菜基地的劳务收入,一家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其三是市县残联在2019年春节前又投入了1.2万元,帮助她家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并特地为她量身定做了滑轮车、低位灶台、低位马桶、建起了无障碍通道……这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贫困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的一个缩影。
陆良县现有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以及多重残疾的残疾人5万来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4887人。为了确保残疾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少,让广大残疾人活得有尊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该县按照“量体裁衣、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采取“政府推动,上下联动,残联主动”的办法,扎实宣传、落实各项助残惠残政策,制定出台了《陆良县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下活四步棋。
第一步棋是加强领导抓落实。专门成立了由县级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县残联牵头,乡镇(街道)为依托,村(居)委会为重点,村(居)民小组参与”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形成“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每个改造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第二步棋是多元投入有保障。一方面,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两眼向上”的办法,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仅2017年以来,一共争取到各级项目资金133.5余万元,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35户。另一方面,充分结合脱贫攻坚实施的危旧房修缮改造工程和异地搬迁等项目建设,积极整合住建、扶贫等多个部门的资金力量,顺势借力推进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同步跟进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第三步棋是规范程序严标准。改造之前,制定严格的改造方案及流程图,在全县范围内统一标识、统一工作程序和服务事项,努力实现“改造对象零跑腿、服务内容全覆盖”;改造过程中,紧紧抓住调查摸底“牛鼻子”,认真组织县、乡、村、组入户调查摸底小分队逐户逐人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和居住地条件,统一公开招投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最可行的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地面、通道平整及坡化、高低位灶台、房门、坐便器、卧室床铺低位改造,扶手或抓杆、浴凳、室内电线、开关、电插板等,同步制定了改造经费总量控制和灵活微调的管控机制,实行改造项目、改造内容、改造对象的一一对应;改造完工后,以改造项目合同为依据,采用精细准确的“对账式”检查验收,对达不到要求的改造工程一律不予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返工,严格工期和质量。
第四步棋是以人为本是根本。根据残疾人区域性生活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采取“一户一策”措施,实行大小有别、高矮不同、动静结合、有机组合等方式,打造出高低位灶台、高低位马桶、高低位卧床、出行电动门帘等别具匠心的改造设施,尽量体现人性化,基本满足残疾人生活和出行的多方面需要。同时,积极探索以无障碍改造促康复训练,促使残疾人在改造后能尽量自己行动起来,缓解或消除残疾带来的生活不便,实现改造设施与康复训练的有机结合。现年24岁、肢体三级残疾的师涛,因患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症,下肢严重变形无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帮助其减少对家人的依赖,减轻家庭的照护负担,2018年县残联又将其纳入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范围。在厨房里,将原来低矮的移动灶台搬掉,做上了适合他高度的灶台;在卫生间里,为其装上了马桶,彻底改变他用坐便椅的历史,并在厕所墙上装上了功能扶栏;在院子里,有针对性地装上了功能扶栏和护栏,这样既能保护他行走时不摔跤,又能帮助他锻炼上肢;在客厅里,专门在墙上装上了功能扶栏。现如今,师涛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就连燕子也乐意飞入他家门庭上中筑起了巢穴。
据陆良县残联理事长马林康同志介绍,该县自2011年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至今,累计投入资金260余万元,相继完成了486余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极大地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品质,残疾人真正实现了“行得通、出得去、能如厕、洗上澡、晒太阳”的目标。(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