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军校架起“连心桥” 携手铺就“共建路” ——记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教师团队

动静原创文体旅事业部
169453062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贵阳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长歌颂军魂 鱼水情意深”的2023年贵阳市双拥文艺晚会。《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放光辉》《过草地雪山》等精彩文艺节目一一上演,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都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人。精彩纷呈的表演是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政校协作”力量,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贵州省退役军人教育基地、贵阳市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基地、贵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教融合联盟授牌仪式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退役军人最忧心的,就是卸下军装后的出路,怎么样为他们开好路、护好航?近年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教师团队集成自身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搭建贵州省退役军人教育基地,合力构建退役军人“脱下军装换工装”的转化器和“从忠诚卫士到能工巧匠”的孵化器。《大平台 全周期 精准化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立身炼志 弘扬拥军文化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教师团队,由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志坚牵头建设,核心骨干成员13人,其他成员由学院教师、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业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具有生产实践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占团队总人数的54%。

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振翅高飞。2020年12月,学院党委书记、团队负责人蔡志坚入选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先后获得贵州省高水平高职院校、贵州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称号。同时大力推动体教融合、东西协作和服务退役军人等工作,学院以校企合作方式创作排练的大型歌舞诗剧《颂军魂》从2021年4月着手创作,面向学院师生、退役军人、中小学生、专家等大小规模的正式演出9次,观看人次4890人。不少观众观看后表示,这样沉浸式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可以激发每一个人寻找身边的爱国故事,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发现者和传播者。

大型歌舞诗剧《颂军魂》表演现场

据蔡志坚介绍,创演《颂军魂》这一歌舞诗剧,是为了给退伍军人构建心灵家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也是打造一堂生动“舞台上的思政课”,通过参与演出锤炼学子品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为退役军人献上精神食粮的同时,团队组建退役军人宣讲团,邀请一等功臣、战斗英雄等进校宣讲,并担任学生政治导师,在宣讲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实现退役军人工作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双向交流,通过退役军人优良作风带动学院“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贵阳北站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候车区

聚焦双拥工作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团队在科技拥军、教育拥军、人才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丰富拥军内涵,拓展拥军外延。与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在贵阳北站建设军人(退役军人)及军属候车室,现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都可享受优先专用服务,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尊军崇军氛围,也为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探索前行 多方合力共建

“这个展厅集思想教育、政策宣传、院校介绍、专业前景、企业展示、就业信息、老兵风采和成果展示于一体,让我们这些老兵又重新回顾军旅生活和‘家’的温暖。”凡是到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基地多功能展示厅参观过的退役军人,无不发出由衷的感慨。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基地多功能展示厅

建好多功能展示厅是建设贵州省退役军人教育基地的“关键一招”。在团队的带领下,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武警贵阳支队、16家优质高职院校和省内外100多家大型企业通力合作,建设贵州省退役军人教育基地,基地建有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展厅和退役军人信息库、教育教学资源库、技能培训信息库、企业求职信息库、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四库一园”,基于大数据思维创新开展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工作。

贵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教融合联盟也是团队不断努力耕耘的结果,围绕贵州“四新四化”主战略,联盟以清镇职教城高职院校为主体,整合驻筑16所优质高职院校中的42个骨干专业、特色专业和60余个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等实习实训场地,实现资源互享。通过共同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措施和制定统一的宣传册、开展专项招生宣传、制作投放招生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扩大联盟影响力,提高退役军人报读学院的录取率。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团队和贵州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贵阳贵安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共同谋划和实施年度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系列活动,共同开展重大课题和调研,精准掌握退役军人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需求,助推各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努力让退役军人享受到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服务。

“我们携手大、中型优质企业,实现政府机关、职业院校、企业的资源互通互享。同时与贵州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和‘双清单’制度,实现‘单兵作战’到‘系统集成’的转变。”学院党委书记、团队负责人蔡志坚介绍说。

多管齐下 全面提升效能

6月19日,2023年贵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为期3天的培训,来自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共计193人参加培训,重点围绕服务接待、拥军优抚、就业创业等方面业务及政策解读进行培训,参训学员可谓收获满满。

近年来,在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统筹指导下,团队利用专业优势,根据退役军人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课程,既有面向退役军人实施“短平快”的适应性培训,也有岗位专项培训。线上开发适应性和技能培训课程107门,线下面向民用无人机、电工、汽车维修等专业领域开展专项培训,满足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的多种需求。截至目前,团队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培训1000余人。

贵阳贵安“强省会”暨乡村振兴兵支书培训班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退役军人是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来源。团队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退役军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政府开办“兵支书”定岗班,组织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和“兵支书”“兵经理”到浙江大学开展能力提升培训,让更多服务乡村振兴一线的“兵支书”“兵经理”也能够搭上系统全面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的直通车。

“我们按照‘现役即开训、退役即入学、需时可随训、毕业即就业、创业有支持’的工作思路,与贵州武警总队、贵阳武警支队等现役部队加强合作,签订学历提升及技能培训协议书,采取‘线上+线下’‘送教入营’等灵活教育和培训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养,实现教学到管理全覆盖,实现现役到就业全周期服务”。团队成员陈怡介绍说。

退役军人帅宗军成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优秀学生

“出口畅,入口旺”,让学生充分就业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团队联系企业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教育培训,举办校企“订单班”,实现退役军人学生毕业即就业;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鼓励企业在招收退役军人时给予倾斜性政策。目前累计为退役军人组织线下招聘会2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近千余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搭建退役军人创业园,建立“兵支书”产业发展项目库,举办退役军人创业优选项目推介会,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和启动资金,为落户的军创企业提供系列优惠服务,助力从“沙场”转战“职场”。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学院党委书记、团队负责人蔡志坚表示,团队将继续把拥军工作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政校军企”大融合,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创新教育培训服务模式,力争把高校变成为退役军人为国家和人民再立新功的教育大本营。

来源: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邹蕴波

编辑

石敬徳

责编

柏鹤

编审

杨思翰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