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应腾
国庆假期,贵州省图书馆以一场覆盖全民、贯穿假期的“文化嘉年华”,打造了“去图书馆过节”的新风尚。
10月1日至8日,贵州省图书馆精心策划推出29场特色主题活动,涵盖阅读推广、非遗体验、亲子互动、文化传承、诗词竞技等多元领域,以“文化+”的创新模式,让读者在翰墨芬芳与指尖技艺中,感受到“读书过节”所带来的别样温暖与深度。
书香里的中国节!贵州省图书馆国庆“文化大礼包”吸引42130人次进馆
“文化+”模式全覆盖
从阅读到实践,解锁多元文化体验
29场多元活动让假期"阅"来越精彩。统计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贵州省图书馆累计借还图书2万余册,数字图书馆访问量548508次,吸引42130人次进馆,3000余人次参与各类活动。
国庆假期首日,从阅读、互动、分享等多角度出发的“书香国庆 知识共赏”系列活动,通过国庆主题书展、“祖国知多少”知识问答和国庆主题图书评鉴三大板块,吸引两千余人次参与,108人次参与撰写书评,让读者在翰墨芬芳中感受到“读书亦是一种爱国方式”。
国庆主题书展
在“让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可玩、可带走”的探索实践上,为期八天的“礼赞中华 阅读寻踪”主题打卡活动,读者在借阅图书领取专属卡片后,可参与风车制作、剪纸、手工娃娃、拼中国地图等互动环节。活动期间,800余位读者在“边读边玩”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既助推了借阅量,更让小读者在动手实践中种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来图书馆过节,既能放松身心,又能近距离感受书籍的魅力,比单纯逛街有意义多了!”带孩子“下馆子”过节的读者罗溪告诉记者,丰富的活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与书籍亲近的机会,更通过多元、互动、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形式,让孩子收获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读书过节所带来的别样温暖与深度,这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礼赞中华 阅读寻踪”主题打卡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读懂贵州,图书馆逐渐成为人文气息与时尚活力交融的“文化游乐场”。
期间,贵图通过“黔图行”、“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推广”、“图图造物社”等品牌活动,集中推出近20场“阅读+手工”形式的体验活动。如纸雕灯手工体验、香牌制作体验、非遗簪花汉服头饰制作、掐丝珐琅画书签制作、茶艺品茗等,以“讲解+互动+实践+分享”的创新形式,让读者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体验传统技艺或创作文化作品,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趣识民族文化 阅见多彩贵州”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现场
“以前觉得读书就是看文字,现在发现动手做纸雕灯,反而更能记住书里的内容。”完成纸雕灯的读者史雨欣说,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非遗与传统工艺以更生动、接地气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也让图书馆从“静态借阅”转向“动态体验”。
“阅读+手工”,让文化可触可感
从影像到书籍,从音乐到诗词
拓展阅读边界的多元探索
在武侠特色书岛进行的“评综侠影·江湖论剑”武侠文化赏析活动,馆员以《笑傲江湖》《太极张三丰》《卧虎藏龙》三部经典电影为切入点,通过展映与互动分享,将武侠世界中的“侠义精神”与当代“正义担当、尊师重道、家国情怀”价值观结合,不仅唤起读者的江湖情怀,更通过推荐《金庸传》《射雕英雄传》等书籍,让读者从光影走向文字,为全民阅读推广开辟新路径。
“评综侠影·江湖论剑”武侠文化赏析活动现场
而“黔地有乐·弦上诗书”吉他名曲赏析会,则以《吉他史》为引,在普及吉他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还通过吉他四重奏、三重奏、二重奏及独奏等多种形式,演绎了《柔美如歌》、《卡门》、《爱尔兰的绿色山丘》等经典曲目,让读者拓展了阅读的感官边界,感受书页香与和弦的共鸣。
“黔地有乐·弦上诗书”吉他名曲赏析会现场
除了互动体验和阅读推广,集诗词竞技、文化传承于一体的2025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诗会”暨贵州省第三届全民诗词大赛,于10月7日至8日在都匀秦汉影视城落下帷幕。
40余名选手横跨12至65岁年龄段,赛题设置上,融入中国天眼、村超、茶旅、阳明文化等贵州元素,选手以微短剧、音乐剧、非遗技艺展演等多元形式,演绎原创古体诗词,为诗词爱好者搭建展现才华的舞台,成为图书馆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又一探索。
2025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诗会”暨贵州省第三届全民诗词大赛现场
从阅读到实践,从文字到艺术,从读者个人体验到亲子共享,这个国庆假期,贵州省图书馆用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文化活动告诉我们:阅读不仅可以“安静地发生”,也可以“生动地体验”;文化不仅“值得传承”,更能够“玩出新意”。
让借阅“动起来”,文化“活起来”
通过多元活动,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更让图书馆从传统的“借阅场所”升级为集阅读、学习、体验、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与交流中心”。接下来,贵州省图书馆将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纽带,为读者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文化”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风景,不断为推动全民阅读、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探索新路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