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华礼
“这是父亲最后一次交纳党费了,也是他的遗愿,今天我替他完成了!”2021年3月12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党费交纳暨遗物捐赠仪式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原南京邮电学院首任书记兼院长、老红军秦华礼的女儿秦志红将父亲生前工资卡里剩余的182294.21元悉数交给南京邮电大学党委组织部。
捐赠仪式现场
秦志红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秦华礼任南京邮电学院院长的任命书捐赠给学校,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右)接受捐赠
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秦华礼任南京邮电学院院长的任命书
子女完成父亲遗愿,捐赠珍贵遗物
2020年3月14日,享年108岁的秦华礼老人辞世。秦志红眼含热泪地说:“我父亲是有着87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弥留之际,父亲说再交一次党费,表达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忠诚。”这笔特殊党费将按程序交上级党组织。
除了替父亲交纳特殊党费,秦志红还将5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遗物捐赠给南京邮电大学,其中包括: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秦华礼任南京邮电学院院长的任命书;因成功培养越南留学生,1959年越南劳动党胡志明主席颁发给秦华礼的一枚“友谊”纪念章;上世纪八十年代,秦华礼编织的1双草鞋;他荣获的第五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秦华礼编织的1双草鞋
据悉,秦老在学校工作生活62年,他既是我国邮电高等教育事业的拓荒者,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奠基者和“南邮精神”的倡导者及力行者。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表示,秦老留给全体南邮人三样无价的“传家宝”,那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师者情怀、崇高的奉献精神。学校要不断提炼秦老身上蕴含的红色资源,作为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
秦华礼是南邮新版校歌《信达天下》创作团队主要成员。校歌歌词作者、著名诗人杨德祥先生以女儿的口吻创作了纪念诗歌《告慰》。在秦华礼同志特殊党费交纳暨遗物捐赠仪式现场,秦志红朗诵了这首诗,深情悼念敬爱的父亲。
与党的邮电通信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秦华礼1913年1月出生于四川通江县,1932年12月报名参加游击队,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秦华礼在长征中三过草地,1935年在千佛山战役中,弹片击中大腿无法行动,部队动员重伤员留下来,但秦华礼“一定要想办法跟着部队走,跟着党走,无论走到哪里,就是死了也光荣。”
1935年9月,秦华礼被选至红军通信学校学习,从此与党的邮电通信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秦华礼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无线电台副台长。抗日战争时期,秦华礼任八路军129师电台台长,跟随刘伯承师长转战太行山区。上世纪50年代初期,秦华礼转入地方工作。在云南,他率领新组建的通信建设队伍,在荒无人烟的茫茫西南边陲原始森林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架设开通了我国西南边疆昆明-缅甸的第一条国防通信线路。
1958年10月,秦华礼任南京邮电学院首任书记、院长,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任命书,秦老在南邮辛勤工作整整25个年头。
1983年10月光荣离休后,秦老仍坚守初心,三十余年如一日,持续关心南邮发展,坚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秦老是2018年江苏省“精准扶贫·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个人捐款数额最多的百岁老人。在秦老生前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响应党中央号召,捐款支持防疫抗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