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援黔专家、“国家名医—卓越建树奖”获得者刘延青教授名医工作站,正式落户贵州华夏骨科医院,以进一步带动域内疼痛诊疗水平的提升,让贵州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疼痛病。
“疼痛科”是个年轻的诊疗科目,在14年前的7月16号,才正式成为与内、外、妇、儿平级的一级诊疗科目。刘延青教授表示,在疼痛科看疼痛与其它学科看疼痛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职业选手,后者是业余选手。疼痛科由有特色、有专长的医生组建起来职业疼痛诊疗团队,通过专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实现疼痛诊疗专业化,治疗的效果更佳。
刘延青教授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30余年,担任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多年,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领衔组织编写《中国疼痛病诊疗规范》,主编《实用疼痛学》《疼痛病学诊疗手册》系列丛书,可谓见证着、也不断推动着疼痛病学的向前发展。
在揭牌仪式上,贵州省医学会会长杨克勤表示,“此次名医工作站落户贵阳,不仅能有效推动贵州华夏骨科医院疼痛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区域内疼痛病学诊疗水平的提升,为贵州省疼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刘延青教授就与贵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7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走进贵阳活动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开幕,刘延青教授作为援黔专家,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起出席了此次活动,积极推动贵州省基层医院疼痛科的建设和发展。
在援黔期间,爽爽的贵阳给刘延青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刘延青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贵阳生态环境好,十分宜居,且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一直想再来贵阳。
“疼痛病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病人的增长、学科的建设、诊疗的规范,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方面,社会办医也需取得突破。”刘延青教授介绍,此次选择贵州华夏骨科医院,主要看中了医院技术立院的理念,目前医院疼痛科拥有96张床位,计划再增加60张床位,加上医院疼痛患者多,能在区域内起到非常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此次,名医工作站落户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将充分发挥名医的领衔、示范、带教作用,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学科建设、打造专家团队、提高诊疗水平、规范科室管理、浓厚学术氛围,带动区域内疼痛病学诊疗水平的提升,让贵州人民看得好疼痛病。7月16号到18号,刘延青教授将在贵州华夏骨科医院进行三天义诊,以后每个周末刘教授都会抽出时间到医院坐诊,为更多疼痛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