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在老家,曾经有一个传统,就是客人到家时会请茶,而在客人离开时则是烧一锅甜酒水来为客人饯行。条件好的家庭用大米做甜酒,还可能在甜酒水中放上个荷包蛋,或是几颗小汤圆什么的,条件差的人家饭都吃不饱,哪有米做甜酒?但为了不失礼节,也会用玉米、红薯之类的粮食做甜酒。印象中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甜酒,都备有指头大小如同小汤圆的甜酒曲。那甜酒曲不光是用来酿甜酒,有时候小孩子肚子疼,也用它来做药。
小时候因为肚子疼也尝试过吞服甜酒曲,那味道真不咋的,但似乎还真有效。在记忆中对甜酒曲的形状和味道都有了固化的认识。参加工作后,我到了贵州荔波县,那里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他们酿的酒和老家酿的酒在工序上差不多,只是他们最后会通过蒸馏来获取白酒,每家都会随时存上几坛,日常饮用。
做酒无奇,饮酒无巧,令我好奇的是那酿酒用的酒曲,完全不是记忆中那个圆圆的、灰白色的小东西,而是一包包如同粉碎过的中药。难怪当地人不叫它酒曲,而是叫“酒药”。之前据说这制酒药的工艺是传女不传男,需要制酒药了,寨子里的妇女们相约到山上去采集原料,什么爬岩香、爬地香、铁筷子、铁扫帚、地瓜叶、蜂糖灌、野葡萄、酒瓢藤、酒药花等近百种植物,有的要花,有的要叶子,有的只要根,这些对于妇女们早已经熟知。尽管如此,采来的原料还要经过主事人一一过目选择,再将这些植物洗净捣碎,用手团成汤圆大小的团块,晾晒干后就制成了酒药,参与采集的人都可以分得一份。
野鸦椿
我是学生物的,对酵母分解淀粉变成酒精是理解的,但对一些植物来分解淀粉还着实好奇,于是对酒药的植物组成特别感兴趣。可惜我是一个外乡人,又是男的,很难得到全部植物的名字,有些植物即使他们告诉我叫什么名字,却因为是当地土名,总难与真正的植物对上号,只有那“酒药花”算是直接说明了它是制酒药的原料之一。
所谓“酒药花”就是省沽油科的野鸦椿。由于它的果子形状像鸡肾,广西人将它称作“鸡肾果”。成熟的果子红彤彤的,裂开后里面黑得发亮的种子露出来,像是雄鸡瞪圆了眼,所以四川人叫它“鸡眼睛”。那红果子如同红辣椒一样,所以云南人叫它“小山辣子”“山海椒”。还有些地方叫它“芽子木”“红椋”等,没人去在意它的来历。
野鸦椿的果实
野鸦椿为落叶小乔木,也有些植株直接长成灌木状。树高2-8米,树皮灰褐色,具纵条纹,小枝及芽红紫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厘米,花多,较密集,黄白色。蓇葖果长1-2厘米,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自然分布于除中国西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如今通过人工栽培,分布地更广。
野鸦椿虽然喜光喜肥,但又耐阴、耐寒、耐瘠薄、耐干燥,易于栽培。野鸦椿兼具观花、观叶和赏果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根可祛风除湿,清热解表;果可温中理气,消肿止痛;花主治头痛眩晕。很多人经常能看到果实艳红的野鸦椿,那么问题来了,它的挂果期究竟有多长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你看,还真是药呢,但它的枝叶揉碎后会散发出恶臭气味,怎么也难与美酒飘香联系起来。另外,野鸦椿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将它的茎皮、叶捣碎取汁,可制成杀虫的土农药。世界就是这么奇妙,用错了是害,用对了是益,关键看如何使用。
关于野鸦椿,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野鸦椿用途广
野鸦椿木材可为器具用材,种子含油量25%-38%,种子油可制皂。树皮可提取栲胶。
果实毒过砒霜
别看野鸦椿的果实很漂亮,其实是不可以吃的,因为果实有比较高的毒性,俗话说,它的果子毒过砒霜,看到了也不要摘。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野鸦椿挂果时间比较长,从外果皮变红到果皮脱落时间长达半年,它红色的果皮会在树上保留三四个月,正所谓“早春叶芽彤,盛夏簇花拥,秋来硕果旺,寒冬满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