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南明河作为贵阳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85公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南明河中心城区段长期处于劣Ⅴ类水质,一度成为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南明河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水清岸美,鸟飞鱼跃”的自然景观回来了,为了稳固南明河生态,从年过古稀的老人,到第三方环保公益组织,多人成众共治共享,守护南明河的安澜。
一群人
3月6日,在南明河花溪区河段,记者见到南明河民间河长周余庆时,她正在河堤边的一处污水管网处查看。“现在看到这个点的污水渗漏量虽然不多,但必须马上上报,如果不及时处理,损坏的管网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更多的污水入河就是大问题了。”
南明河民间河长周余庆
作为一名退休干警,虽已年过七旬,周余庆仍保持着干警的利落飒爽,一边和记者说着话,一边麻利地掏出手机,把此处的定位和发现的问题发到了贵阳贵安民间河长微信群。
贵阳市腾龙湾小区有一处属于三不管的地段,长期有生活垃圾倾倒在河边,每次巡河,这个点都是周余庆查看的重点。从兴隆珠江湾畔沿河步行约40分钟,周余庆到达查看点,“这个地方算城乡结合部,商品房和居民自建房交叉的区域不好管理,有些外来租户和当地的居民会图方便把垃圾乱倒。南明河很长一段都流经中心城区,除了污水入河,河边垃圾是第二大管理难点。”针对垃圾问题,周余庆说,解决起来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是联动社区,“珠江湾畔那一带以前生活垃圾被倾倒河边,问题严重,我们试了很多方法,最后总结下来联合社区一起治理是最有效的,腾龙湾这里我们也正在和社区协同制定管理方案。”
每次巡河,周余庆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初步判断水质,在腾龙湾河段,看到水质有些浑浊,周余庆拿出PH试纸对水质进行检测,“刚开始我都不知道这个纸的用途,现在用PH试纸测水质是我们每个志愿者的入门技能。”
从2008年退休后开始做一名环保志愿者,一干就是十六年,周余庆现在还带出了一支200多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如今志愿团在贵州全省各地已巡过100多条河流,捡拾垃圾上千公斤。
这两年,周余庆将保护河流的宣传活动带到了贵阳市的10多所中小学校和20多个社区。母亲河保护日这天,她和志愿者团队又奔赴到了清镇市红枫湖畔的多个乡村和学校。周余庆说:“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全民参与,环保需要一棒接一棒”。
一项机制
3月7日上午,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在巡河中发现,位于漓江路的南明河段排污设施破损,出现了污水入河的情况。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王吉勇随即上报给了贵阳市河长办。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午回到单位,他又将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反映给了贵阳贵安河长制办公室。“这是我们的常规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联动机制,志愿者在巡河中发现了环境问题,我们会划分严重等级,以问题清单、专题报告等方式向职能部门进行书面反映,职能部门跟进办理后会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我们。”
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2014年王吉勇成立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带领团队开始以公众监督的形式,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王吉勇说:“一条河的水质会有反复,必须持续不断地去监督、保护和治理。”截至2024年2月底,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推动1492个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整改。
成功的公益,是以集体的力量,实现公益目标。为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王吉勇与团队联合全省14个公益团队和大学社团,发起了“贵州河流日1+2行动”,将每个月第三周星期六定为贵州河流日,号召市民在这一天拿出1小时巡护身边2公里河湖,参与贵州河湖保护,目前该活动累计巡河17.36万公里。
黔仁生态团队开展地下河生物多样性调查
随着全民参与环境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除贵阳黔仁生态外,贵州还成立了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贵州省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等民间环保公益组织。
贵阳贵安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主任蒋帅
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主任蒋帅说:“民间环保力量的加入,有效弥补了环保单位人力不足的问题。公益组织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对环境问题实施第三方监督,我们对被监督的问题实行省、市、区多级联动,明晰管护主体、内容、区域、责任,通过召开河长会议,签发河长令等形式,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这种机制为贵阳贡献环保力量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从单纯的行政性治理向多元共治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一种幸福
“看那儿,看见2只白鹭没?”正在拍照的市民陈从琼指着停留在南明河中心一处浅滩上的白鹭兴奋地对记者说。
贵阳市民陈从琼
其实不只是白鹭,随着对南明河进行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后,目前南明河鱼类恢复到了20多种,发现底栖动物49 种、藻类160多种,既要水清岸绿,也要诗情画意。贵阳市还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将南明河沿线山水、人文景观串联起来,把流域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休憩休闲的每一个生活空间,打造了休闲步道、沿河座椅等一批便民设施,建成了水环境科普馆、生态科普馆、沿河文化墙等一批生态文化设施。2023年南明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被评为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
“我从小在南明河边长大,碧水蓝天、鸟飞鱼跃的生态美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小时候我经常在河里玩耍、游泳,南明河承载着我的太多童年记忆。”周余庆回忆道。作为南明河民间河长,在十多年的护河工作中,她深有感触地说:“与河流相处是双向的,你的态度决定了河流给予怎样的反馈,当你爱护它时,它一定能给你回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