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长请注意!
快告诉家里老人和孩子
切勿将手机、电话手表等随意存放!
或轻易借给陌生人
↓↓↓
真实案例
1、2025年6月3日,王某(男,10岁,在校学生)放学后在七星关区水西大道将自己的电话手表借给他人打电话,对方归还后发现电话卡被对方盗走。
2、2025年6月18日,林某(男,34岁,家长)其小孩在毕节一小附近,有一名未成年小孩向其孩子借手表电话,后发现电话卡被对方拿走。
3、2025年6月24日,翟某(女,10岁,在校学生)在七星关区东心路七星关区实验中学的操场上被同校的同学邓某等人借走拨打电话后,私自将其电话卡拔掉盗走,导致翟某母亲的几张电话卡都提示涉嫌诈骗被停机。
4、2025年7月6日,陈某(女,7岁,在校学生)在七星关区麻园路吴家湾路口,被一名陌生男子以借其电话手表拨打电话为由,将其女儿电话手表内的电话卡盗走。
5、2024年7月6日,胡某(男,11岁,在校学生)在七星关区开行路,被一陌生男子将手机卡盗走。
6、2025年7月9日,罗某(男,15岁,在校学生)在七星关区麻园路吴家湾丁字路口旁被一名陌生男子将电话手表内的电话卡盗走。
近期,七星关公安反诈中心已接到多起同类案件,并已查实多起诈骗案件与被盗号码直接关联,造成群众财产损失。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四十四条:电话卡主明知卡片被盗用却未及时挂失,导致诈骗后果扩大的,将视情节承担行政责任(信用惩戒)乃至刑事责任(帮信罪)。
电话卡被盗,补张卡就完了?
电话卡被盗,不仅会让犯罪分子多了诈骗工具,危害他人财产安全,还有可能对号码归属人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孩子们的电话卡大多是以家长身份注册,在不法分子用盗来的手机卡实施诈骗之后,不仅副卡会被封停,主卡也难免会受到连累,甚至银行账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犯罪分子为什么要盗取电话卡?
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防范性较弱的特点向中小学生收购手机卡,或盗取手机卡来帮助诈骗团伙拨打诈骗电话牟利。因为丢失的是电话卡,短时间内很难引起注意。而就在这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被盗的手机卡就会被不法分子用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导致手机卡因此被冻结。不仅是学生,不法分子还会利用普通市民的善意和同情心来作案。
比如针对部分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的情况,不法分子会向老年人借用手机等方式,称与家人打电话,从而伺机盗取其手机卡,或是以问路和上厕所为由,来到老人家中伺机窃取手机卡。
犯罪分子盗取电话卡用来做什么?
不法分子盗取的电话卡,用于架设“GOIP”“VOIP”等通讯设备,将境外“00+”诈骗电话转化成国内电话号码,达到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迷惑受害人的目的。
高频丢卡场景
1.打篮球、跑步、健身时,手机随手放在场地,卡托暴露被撬。
2.将手机锁在电动车尾箱,小偷撬锁后直接拆卡。
3.老年人对“借手机”打紧急电话警惕性低,借出去的手机还回来后电话卡却没了,但老年人以为“信号不好”,错过最佳止损时间。
4.手机卡外露的电话手表、儿童手机,成骗子 “零成本” 目标。
5.在医院、网吧等场所,犯罪分子对熟睡的受害人“下手”—— 手机留在原位,卡已插入诈骗设备。
警方提醒
1. 家长务必加强教育:告诉孩子,电话手表是私人物品,内含重要信息(电话卡、通讯录、定位等)。切勿轻易借给陌生人使用!
2. 强化手表安全管理:设置好手表密码,开启SIM卡锁(PIN码)功能。定期检查手表及电话卡状态。
3. 遇事及时报警:一旦发现电话卡丢失、手表异常,或孩子遭遇类似情况,请第一时间挂失电话卡并报警!
4. 认识危害,拒绝成为帮凶: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行为,均为法律所禁止!轻则受到行政处罚,重则构成犯罪!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些卡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保护好自己的“两卡”,就是守护财产安全,也是履行公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