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贵州人吃鸡,不只有辣子鸡远近闻名,还有个所谓“盗汗鸡”值得说道说道,时常见到大小饭店用来作为招徕,有此一味,且手艺高超者,基本上都供不应求。有些馆子,如不提前预订,现场点菜,吃不到嘴。
“盗汗”一词,在平常的语境中另有所指,在中医看来,是身子虚热所致,其症状为夜间睡着后汗出异常,阴液有亏,需要立即就诊。以之为菜名,却另有一种妙不可言处,听我道来。
有盗汗鸡便有盗汗锅,系出产自贵州贞丰县的汽锅,土陶制成,分为底座、蒸钵、顶锅和顶盖四个组件。钵口侧面,遍布气孔,其设计精心,能够充分利用水蒸气的热度,烹制食物时,不须额外加水,择上好母鸡一只,拾掇干净,置入锅内,上火蒸制,静待蒸馏水滴落,淋漓不绝,犹如盗汗,因以得名。看起来跟云南人的汽锅鸡有类似之处,其实不然,最核心的不同便在于加水与不加水。
这样蒸出来的土鸡,汤量虽较一般的熬煮为少,汤汁却异常鲜浓,真正的老饕,便格外地偏爱些。我自己还有一个也许不算偏见的偏见,是认为整鸡下锅,蒸来味道更胜切块一筹,撕扯食之,咬口也会更好。
贵州人家中常备此器者,不在少数。我有一位朋友,热爱烹饪,手段高强,每隔几个月便会请到家中大宴宾客,盗汗鸡为他的保留节目,总能让客人叫好不迭,屡试不爽。某次酒足饭饱,略有醉意,他老兄感叹,可惜这锅太新,“家母曾有一个老锅,用了几十年,如用那个蒸,味道更好”。
听他说得诚恳,在座诸君的脸上,不自觉地泛起艳羡的油光,我开玩笑说:“想必令堂大人将锅端上桌子,揭盖之后,蒸汽缭绕中,隐隐约约可见数百只鸡的魂灵飘荡其间,等待超度,徘徊不散。甚至都不用放鸡,便能蒸出鸡味……”
话声未落,引来众人一阵笑骂,“照你这样说,谁还吃得下去”。
吃得下,反正我是吃得下。
只要鸡好,拿盗汗锅蒸之,几乎不会失手。而深谙其道的吃货,绝对不会先下手拈肉吃,舀碗汤喝才是明智之举,须知,鸡中精华,一大半在这里面,更何况数量有限,抢在头里,兴许还能赶得上舀第二碗喝。
民俗杂志《龙门阵》
记得小时看成都的一本民俗杂志《龙门阵》,说是食物短缺年代吃食堂,有个诀窍,第一碗饭千万别添太满,迅速吃完,再盛满第二碗,从容返座,细嚼慢咽。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实在不无道理。
如今吃饭早不是问题,就连吃鸡也不难,但真要吃到一只好鸡,还是要有缘分。我的一位老大哥,也是在家宴客的深度爱好者。某次上门,吃到他亲手料理的白斩鸡,骨中带血,断生断得恰到好处,毫不客气地干掉整盘,尚余半只,直接打包带走。
闺女也爱吃鸡,尝过高度赞赏,我赶紧回条微信给老大哥致谢。片刻之后,他答复我说:“哪天再做好叫人送到府上。”
拿给闺女看,她一撇嘴,“通常谦虚的人会回答,谢谢,不必了。而我爸这种不谦虚的人会说:我在府上等您的到来……”
我还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