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阳巷里走丨豆腐巷:建在古城墙上的一条情调延长线

动静原创
1715687400
九门四阁七十二巷六十八坡,构建了贵阳老城区的空间脉络。近年来,在保住历史风貌、留住百姓烟火、延续乡愁情怀的基础上,贵阳陆续对这些老街巷进行了小尺度、渐进式的改造更新,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新人”,带着探索心和好奇心,从听说开始,用脚步丈量,一同“巷”里走,向前看。
动静原创

终究还是大意了。

以为豆腐巷一定有豆腐卖。

听说原来是有的。

“豆腐巷”的得名,也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贵阳当时最大的豆腐厂就建在这里。

说是山东德州紧靠运河码头有几户以做豆腐为生的人家,在这里建了豆腐厂,后来他们迁回老家,便没人再做这个营生,只留下了“豆腐巷”这个名字。

如今,除了门牌号上的标识,早已找不到豆腐的痕迹。

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是来看古城墙遗址和那棵上百年的皂角树的。

而我自信等你跟着我走完,也一定会感叹,这“豆腐巷”虽说没有豆腐,但绝对值得你来此一游。

来吧~~

我们就从普陀路这边开始一场500米的短途旅行吧~

巷子入口就在路边,

说实话想不看见都挺难的(捂嘴笑)。

越过牌坊,

你就会发现,路面立刻发生了变化。

仿佛一条时间线,

严格区分了以前和现在。

毕竟是第一次来。

踩在“贵阳外城东北段城墙遗址上”的游客脚,建议你和我一样来一张↓。

城墙延伸出去,便已经是“豆腐巷”最主要的中心步道。走在这些充满历史记忆的砖瓦上面,你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人能慢下来,是一种根基。

就像小巷入口处保留的这些城墙石,

稳定踏实,自给自足,

越是慢,越是安静有力。

行走间,会遇见什么,我们并不知道。

小心驶过的摩托,

飞过头顶的大鸟,

以及“广寒宫宿舍113号”……

上一秒还在感叹这清丽的小巷竟还有一栋如此老朽的木质建筑。

一转弯,

却又看见豁然开朗的居民楼。

升腾的笑声,

放肆的绿植,

妖娆的狗。

衰老交叠着新生,

时间交错着空间。

实在有意思。

继续往前。

我们要经过一条狭长的只能一人通过,两人相遇必须同时侧身的通道。

不长,六七米的样子。

过来之后,

你看见很多的老照片,

顺着墙壁间距排开。

黑砖白线条,感觉很江南。

顺着前进的方向,我们走到了一个很特别的不得不驻足的建筑面前——“豆腐巷7号”。

围墙挺宽,应当算是当地的大户了。

看墙面的介绍得知,这里原是李紫光先生(1884-1957)的居所,他曾参与编辑《贵州通志》《贵筑县志》,是有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现在他的后人住在这里。

没好意思冒昧打扰,

只在开了一半的大门口拍到了这张神兽。

也就是这个时候,

我听见了有人在唱歌。

正是这份偶然的遇见,

为这即将结束的500米增添了一份色彩……

而自得其乐。

就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即将左转的时候还有一条分支的巷道,应该是住着四五户人家,巷道尽头有人在晾衣服,我便没有进去。

不远处,马路上的车流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穿梭。

你无需抬头,便可以看见慵懒地靠在水泥桩上的皂角树,而她,也已经在这里生长了百余年。

树下,有远近闻名随心情营业的“老贵阳三鲜”。

老板疑惑地看着我,

看来我的“吃”心绝对,似乎已经难以隐藏。

来来往往的人从这里经过。

住在这里的,

不住在这里的。

各有各的去处,

各有各的情调。

豆腐巷,

就是建在这古城墙上的一条情调延长线。

不疾不徐,

缓缓归。

豆腐巷地址:贵阳市云岩区普陀路与友谊路交汇处

撰文/摄影 代丹妮

记者

代丹妮

编辑

代丹妮

责编

李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