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初秋时节,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偏坡布依族乡,总是弥漫着化不开的水墨色。这里田畴纵横、塘溪环绕,山地、坡地、盆地、稻田、荷塘自成一景,上百年的银杏、榔树、皂角等古树星罗棋布……其布依族乡的独特魅力,每年都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偏坡乡所辖仅偏坡、下院两村,总人口2051人,布依族占97%,是贵阳市著名的“袖珍乡镇”,也是当下贵阳市备受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谁也不曾想到,这块氤氲着山水的旅游胜地,曾经一度陷入发展困境。“过去太穷了,村民基本靠天吃饭,传统农作物种植覆盖了全乡种植面积的90%。”偏坡乡偏坡村村民王祥远告诉记者。20年前王祥远中专毕业被分配到偏坡乡工作,在偏坡乡成家立业,见证了偏坡乡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荒村变成美丽富裕的乡村旅游胜地。
2010年,乘着贵阳市第四届旅发大会在乌当召开的东风,偏坡乡开启了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建设。布依小楼开始变得干净规整,路宽了灯亮了,污水垃圾不见了,荒山沟谷变作采摘园,一栋栋民宿、农家乐拔起而起,曾经的荒村“破茧成蝶”,处处绿水青山,风景如画。
“偏坡这几年的发展越发红火,我们家还不到周末,客房就全部订满。”旅游开发后,王祥远家开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几十万。车子买了,房子修了,日子越过越舒心。
偏坡乡村旅游的发展,让进驻的外来人才也为之赞叹。
在偏坡乡旅游咨询台前,一个漂亮女孩正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帮游客答疑解惑。这是今年才来偏坡的驻村干部,来自辽宁省营口市的程琳。来这之前她就听说过偏坡是一个美丽安逸的地方。“这里气候比我家好太多了,处处干净敞亮。东西都很好吃,人也很平和实在。(咨询台)背后的小广场任由大家卖点刺梨豆腐瓜果,摊位先到先得,从来没见谁吵嘴争斗。”布依族人的善良热情给了她很大鼓励“工作太累了,村民还给我们送些瓜果。”乡里丰富的布依族节日让驻村半年的她新鲜感分毫未减。今年偏坡村入选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周边星奇乐园、设计师酒店、教育营地也正在逐步建成,这一切都使程琳感到:“未来的偏坡村前途不可限量”。
随着偏坡村名气越来越响,这里的村民收入从2000年人均收入1699元,到2010年的5996元,再到2018年的15113元,翻了近十番。2019年,偏坡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86人已全部脱贫清零,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2696元。
偏坡乡的华丽转身,是乌当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美丽缩影。
乡美民富
位于乌当区“羊昌·花画小镇”的杨昌村,村民们也正享受着良好生态带来的旅游红利。作为乌当区全力打造的第一个贵阳市民的周末花园,这里繁花似锦,青山如黛。
在这里村庄就是景区,村民住在景区里,村民就地工作,在景区里当上了保安、保洁、绿化等工人,长期就业达100余人,户均增收平均3万余元。
“今年我们村接待省内外避暑游客上千人,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少则每户收入3万到5万,多的有10多万元。”羊昌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旅游的发展也吸引了贵州德昌祥农业发展公司、贵州风向标教育基地等15家企业进驻。
2019年,花画小镇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实现就业3000人次,解决固定用工150余人。
近年来,乌当区政府抓住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开通机遇,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践行“两山理论”,深挖发展潜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描绘了一幅幅“美了乡村富了民”的幸福图景,成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如今,乌当区每年瓜果飘香,春季下坝镇樱桃娇嫩待采,夏季新堡乡葡萄酸甜可口,秋季百宜镇黄金梨香甜诱人……数千亩亩蔬菜基地和林下土鸡养殖场……四季新鲜供应。乌当区的生态农业从庭院、田间辐射到山头,果、蔬、畜、禽、林,已取代传统农业,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每年吸引大批“寻味”而来的消费者。
2019年,乌当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增长33.4%。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71人,共计增收144.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