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原来,汉武帝时期,贵州就开始交通开发了……

动静原创
1718512380
文物,是岁月的印记,是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角落,却讲述着数万年来的故事。无论是精美的瓷器、古朴的玉器,还是庄严的青铜器,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通过文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探寻历史的脉络。让我们一起去贵州省博物馆,进入文物的世界,聆听它们讲述的古老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动静原创

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为强化对西南夷地区的管理,秦汉中央王朝修筑了多条从四川盆地通往该地区的道路,统称为“西南夷道”。可分西、中、东三线:西线为牦牛道,又称灵关道;中线为五尺道;东线为南夷道,又称夜郎道。建立了发达的交通网络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邮传系统,设有邮、亭、置等。大致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

赫章可乐出土车马(牛)纹汉画像砖拓片图片

从文献记载的战国庄蹻入滇之路、秦五尺道,汉石门道、南夷道等可得知,彼时贵州已经有道路交通的开发。除了从文献中分析,我们还能从出土文物中,看到一些古道路的历史信息。比如管形耳铜铃,在贵州毕节、六盘水及黔西南地区都有出土,造型奇特,大小不一,这种系在牲口脖子上的铃,看来当时使用甚普遍。此外,赫章车马纹画像砖也证明了道路的存在。

车马纹砖

马车是古代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商代已有较成熟的马车,秦汉时期乘坐马车十分流行。将马用于驾车和骑乘,构成古代交通的核心部分。这种交通方式加快了地区之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车马纹砖

由图可见,车马纹砖表现了一骑马人拉着马车,车轮在路面上压出道道车辙的画面。砖上的马匹,形象高大健硕,动作潇洒。制作者以简洁精炼的手法,凸显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场景,体现了汉代车马建筑交通的真实景象。

“武阳传舍比二”铭铁炉

还有赫章可乐发现的刻有“武阳传舍比二”铭文的铁炉,是汉代四川盆地与贵州高原交通往来的实物见证。为1958年一个当地农民挖地时偶然所获,同年被贵州省博物馆征集。

“武阳传舍比二”铭铁炉

铁炉通体以生铁浇铸,因炉身内壁铸“武阳传舍比二”六字隶书铭文而得名。“武阳”(今四川彭山),属犍为郡。“传舍”是官府在交通线上设置的食宿站,用于接待过往官吏、驿传人员等。“比二”则代表同样的炉子有两个,这是其中一个。学者们认为,这六字铭文背后,有汉武帝巩固边疆、开拓西南的大背景,是汉王朝开通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之西南夷道路这一历史大事件的重要证据之一。

制图:王珺璐

资料来源:贵州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记者

王珺璐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飞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