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10月12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已上映第12天,影片总票房达到21.55亿,用户评分9.3分。贵州星空影城恒峰店值班经理告诉动静记者,该影片排名为国庆档同期影片中第一名。目前已经排映近300场,平均每天的观影人次达到1500人左右,占全部观影人次的35—40%。他说:“可能大家都是带着‘欠我的家乡一张电影票’的情结来的吧!”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用喜剧的表达方式讲述祖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区的家乡故事,其中《天上掉下个UFO》单元讲述了中秋之夜,黔南州的阿福村“惊现神秘UFO”的故事。影片不仅呈现了贵州秀美的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同时也展现了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不少观众表示,看了影片之后,为自己是贵州人而感到自豪。
遵义观众张先生说,他和女朋友听说影片呈现贵州的山山水水,所以说一定要来看看这部电影,因为自己常年在外省打工,他特别想念家乡,想通过观影解解乡愁。“这部电影融入了很多的少数民族风情,自己家乡的电影再怎么也要来看!”
贵阳市民杨先生说:“今天我们是一家四口一起来观影,因为我常年往返贵州各地工作,当看到影片中贵州这一段,公路四通八达的,旅游把乡村的经济搞活,我觉得电影把贵州的变化和对家乡的情感都表达出来了。”
此时,记者看到有一位老奶奶与老伴正在候场厅等着观影,她说,他们一辈子就在贵州成长、生活,只要有关于贵州的影片,他们都会来看。“我们想好好看一看家乡的变化,更加了解我们的家乡、祖国的发展”,奶奶笑着说道。
或许是电影上映后,也引发了许多观众到贵州旅游的意愿,连日来,在三都县盖赖村、平塘大桥、中国天眼等多个拍摄场地,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电影中第一个发现UFO并起身拍照的小演员是生活在黔南州阿福村的小朋友杨正章,他今年读四年级,父母都在外务工,现在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现在得知自己“参演”的电影国庆上映了,全国人民通过影片可以看到自己,杨正章立即和爷爷分享这份喜悦。他告诉动静记者:“以前我都是看着别人演电视,现在到我了,我很开心,我希望以后我的家乡像大城市一样美丽。”
不久前学会网络直播卖货的李二娜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制作蜡染,现在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黄渤他们在村里拍摄影片的时候,还通过直播帮我销售蜡染工艺品,我非常感谢他们”。
在黔南州平塘县天文小镇,中国天眼景区的讲解员罗文叶说:“在电影中看到天眼这个场景的时候,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因为天眼就坐落在我的家乡平塘县克度镇,同时我也在这个地方的天文馆做讲解员,为游客科普天文知识。”
黔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何虎告诉动静记者,好的影视文艺作品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我和我的家乡》可以说是点燃了全国观众的观影热情,同时也让黔南脱贫攻坚成就、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呈现,接下来,他们将会以该电影播出为契机,加强影视文化产业推介工作,吸引更多剧组团队来取景拍摄,更好地宣传家乡。
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李俊说:“这部电影既叫座又叫好,说明一部好的电影是完全可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贵州省委宣传部从策划、摄制、后勤保障等等都做到了深度参与,因此影片很成功,也达到很好地展示贵州的目的。通过影视的宣传,我们贵州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以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后的新农村风貌得以展现。”
(通讯员:韦恩雪 苏沛柔 扶曼 张恒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