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探秘!贵阳六广门再生水厂的“脱胎换骨术”

动静原创
1598001540
积分商场

你能看出,这两筒水有什么不一样吗?

图中这两个量筒,左侧是六广门再生水厂处理完成的水,右侧是自来水。如果不看标签,不论是颜色、气味还是浑浊度,记者很难区分。

然而在处理之前,流入水厂的污水是这个样子的:

可以看见,处理前的水质非常浑浊,散发着令人不快的异味,量筒底部也有沉淀。这样的污水,是如何变清的呢?

上图是六广门再生水厂的设备功能介绍示意图,从预处理开始,层层工序,最终让污水“脱胎换骨”。

“我们水厂服务的主要是云岩区的大部分区域,服务面积达22平方公里。处理的污水主要来自贯城河上游的七条大沟,通过截流来到厂区。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区域,通过中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等过滤出水中的固体垃圾,接下来污水将流往生化池,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区域。”贵州省中节能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晓晖向记者介绍说。

从外面看生化池,盖板下的污水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他告诉记者,六广门再生水厂排出的水质必须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其中出水CODcr(重铬酸盐指数)、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NH3-N(氨氮含量指标)、TP(总磷含量指标)须达到地表IV类水体标准。

在处理这些化学污染与生物污染上,生化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化池的污泥富含微生物,通过生化反应,可以大量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这才能为下一步处理作好准备。”季晓晖说。

在一处取样口,工作人员从中舀出的“泥汤”就是生化池中正在被处理的污水。虽然看上去浑浊不堪,但记者感觉到这里的水没有异味,这与刚入水厂未经处理的污水形成了鲜明对比。季晓晖解释说,这是因为水体中产生异味的物质已经被微生物分解了。

工作人员正提起收集了生化池池水的容器

“不仅如此,这些淤泥也能够被再利用。我们会将更换出来的淤泥会送往水泥厂,加工成为建筑材料。”季晓晖说。

接下来,季晓晖带领记者来到水厂的核心区域——MBR膜池。这里紧挨着生化池,从观察口中可以看见来自生化池的泥浆正在汹涌翻腾。

“看到旁边的管道了吗?”季晓辉伸手指向观察口周围几根不起眼的竖管说,“这就是进行MBR膜过滤的管道,它们就像吸管一样抽取着生化池流出的水,但中间隔了一层MBR膜,当水被抽上去,那些只有微米级别大小的污染物也就被’拒之门外’了。”

经过MBR膜池处理后的水,清澈透亮

季晓晖介绍说,MBR膜技术处理效果好,设施占地空间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空间,对于修建在靠近喷水池这一繁华市中心的六广门再生水厂来说,是最为适合的污水净化技术。

经过MBR过滤后的水已经无色无味,透明清亮,但在排出之前,它还需经过最后一道必要工序——紫外线消毒,来杀灭那些极细微的有害微生物。

通过掀开的盖板,可以窥见正在照射水体的紫外线灯灯光

“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我们水厂的水就可以排出了。目前我们厂日进水量7万立方,已经做到了周边片区污水应收尽收。处理完成的出水现在主要排往贯城河,顺流汇入南明河,改善河流生态。”季晓晖表示,在将来,水厂上方会修建体育场和商业区,我们水厂处理完成的水将有20%向这些地方输送,充当景观、卫生和绿化用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六广门再生水厂,每天都有数万吨“死水”重获新生,这些处理完毕的活水将顺着多种渠道重新滋润我们的城市,滋润我们的生活。

记者

严富 王一雄

编辑

王一雄

责编

刘志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