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一般的认识,端午节纪念屈原,好像已经铁板钉钉,无可置疑,但民俗学家未必认同。
节日期间,我供职的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做了一期线上活动,请来的嘉宾里,有一位是贵州民族大学的龚德全教授。据他介绍,端午起源,肯定在屈原之前,古人将五月视为“毒月”,盖因天气变化,进入仲夏,各种病疫开始冒头,先民们缺乏科学知识,认为百病滋生,便需避邪驱瘟,慢慢演化出一系列的节日习俗,至今犹留存痕迹,譬如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包香囊、饮雄黄酒等等。
然而,任什么也比不上故事的力量,端午节绑定屈原投江后,传之弥远,甚至不夸张地说,这故事里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使得端午节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具有某种特别的意味。
适读南京画家高马得跟许宏泉合著的《醉眼优孟:说戏画戏》一书,他画话剧《屈原》,纵笔涂抹了一大片乌云,屈原也一身黑衣,披发昂首,似有不甘,许宏泉说,“屈原谈不上爱国不爱国,他爱君王,他对君王抱有幻想,可君王并不认为他算‘老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苦闷”。
高先生这幅画,题为《雷电颂》,是五幕话剧第五幕第二场的小标题,在原作中,作者郭沫若以他一贯的诗人激情写到——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屈原是楚人,一般认为他出生于秭归,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
绑定端午节的,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粽子。
贵州话不分平翘舌,“粽”与“众”读音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将今年孔学堂端午活动的主题定为“万‘粽’一心,众志成城”,希望也像前些时候各地各色面条为“武汉热干面加油”一样,传递信心,寄寓希望。
我们还专门拍摄了四个短视频,一方面展示各地的不同粽子美味,另一方面,也顺带讲述粽子背后也许是更重要的“粽”情“粽”义。我得说,好些镜头,几乎有《风味人间》的即视感。其中一味福建烧肉粽,包粽子的苏大姐就住我楼上,年年馈之,不折不扣的中国好邻居。台湾人沿袭闽省的粽子做法,美食作家焦桐对此有过描写,跟苏大姐的手法几乎一模一样,“通常使用两片粽叶,叶片重叠,在手掌中坳成漏斗状,放入米和馅料,整平,严密裹起粽叶,再整平,绑绳子,缠绕粽绳的松紧系乎经验和巧手。水煮粽子时需预留膨胀的空间,因此绳子不能绑太紧,也不能太松,像初恋时握着对方的手,柔软而坚定”。
至于味道,我吃过,馅料丰富——带皮五花肉、鸡蛋、香菇、莲子、花生、红豆……丰富无比,煮熟后混融一片,鲜美无比。
必须得说,今年实在特别而且难忘。半年来的抗疫之役,不是区区千字文可以描述,倒是想借中国古来关于端午节的美好寓意,送上祝福——“消除疠疫去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