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脱贫摘帽已进入倒计时的冲刺阶段。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之一,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硬指标,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为了确保每一户危房改造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杨红梅利用周末、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走访危改对象家庭,进行房屋工程技术指导、政策宣传。杨红梅只有一句话,必须让农村住房安全保障,落实到位。
采访杨红梅的时候,动静记者发现了她的两个生活细节,悄悄地透露了她的秘密。
第一个细节,杨红梅的微信朋友圈。在她的朋友圈里,杨红梅每天都记录早起和晚睡的时间打卡。比如,这张打卡时间凌晨1:30,应该是她的晚睡时间:另外一张是早晨6:56应该是她的早起时间。动静记者简单计算了一下,从凌晨1:30到早晨6:56,这段时间当中只有不到5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
杨红梅的同事兼驾驶员刘陆保说:“她工作特别辛苦,每天我们早上出门,回来到长顺10点过了,天天如此。”这就是杨红梅最日常的生活状态。
第二个细节,杨红梅乘坐的公车。她足迹遍布全县各个村组,到底跑了多少公里呢?我们在她乘坐的公车上找到了答案。车上公里表显示的数据是248674公里。8年的时间,24万8千多公里,平均一年要跑3万多公里。这还不算她用其他车辆的时候。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的长顺县,县里所有的村寨,她跑了很多个来回。
杨红梅说:“每个星期有3到4天都是在基层的,有时候驾驶员不在的情况,我就自己开车。”
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是杨红梅肩上的责任,更是她神圣的使命。她用对家的那一份温暖去照顾,用对家人的那一份柔情去关爱,去保障每一个乡亲的家。当她不辞辛劳奔走在危改现场的时候,85岁高龄的父母双双住院的消息传到了她的耳边,她仍然坚守在岗位上。杨红梅告诉动静记者,现在她对“忠孝不能两全”深有体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爸妈。
杨红梅有一个心愿,她希望以后再也没有危改办了。她说:“只要大家住的房子都安全了,我们县里面以后没有危改办了,就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情。说明我们的工作真正的做完了,真正做到了。”
扶贫必需精准,不落一人一户;住房安全了,乡亲们的心也就热了。这就是“决战2019”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中,奋战在深度贫困村,保障危房户都住上安全住房,让乡亲圆“安居梦”的杨红梅,一位普通的基层干部的故事。
视频编辑:杨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