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3月12日,“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活动工作启动会在贵阳召开。动静记者从会上获悉,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牵头,从现在起至2025年底前,贵州将充分用好有关社会力量,深入挖掘、全面整理全省13695个行政村的村史村事,并在2026年推进成果的系统转化运用,力争实现“村村有村史、寨寨有村事”。
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荣获“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图源:凯里市委宣传部)
贵州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各类特色村落分布点多面广、类型丰富多彩。据了解,全省有757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截至2022年底);44个村镇列入中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其中24个为国家级,数量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二(截至2023年底);1640个村落列入中国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312个为国家级,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截至2022年底);1256个村镇列入全国和省级文明村镇,其中190个为国家级,数量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二(截至2023年底);559个村镇列入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其中59个为国家级,数量在全国并列第三(截至2023年底)。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历史学研究员 范同寿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历史学研究员范同寿表示,“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活动意义非常重大,是一项覆盖全省的文化工程。它以行政区划最基层的细胞为单位来展开对省情的调查,让大家了解自己家乡是怎么走过来的,怎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余压芳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余压芳认为,当村民参与村史村事的挖掘工作后,会激发其文化自觉,从而培育一个区域、一个省的文化自信。她建议在征集的过程中,对主要的、有特色的村落收集村史村事的同时不应忽视一般村落的故事,村史村事的收集不应只偏重于古代,还要注意近现代的、红色的故事。
据悉,主题宣教活动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重点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等乡村文化设施、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各级文联作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五支队伍”力量,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