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高永富,今年38岁,是黔西县绿化乡归宗六组村民,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进入精准扶贫前,我和父母居住的土墙房是父亲手中修的,已经几十年了,年久失修,墙体到处都有开裂,泥土脱落。因为家庭贫困,房屋破旧,我一直没有成家。
高永富和父母居住的旧房
很早以前,翻修旧房就是我的梦想,为此,我外出务工,希望能赚点钱回家修房子。2017年,听村委会干部讲现在有危房改造的政策,我家也属于申请对象。于是,我匆匆回家了解相关情况后,向村委申请了危房改造,很快就通过了。
当时我做梦都不敢想,我终于要修房子了,可是危房改造补助款要建好房验收后才能兑现,我手上根本没有钱,这可咋整啊!一家人正在为钱的问题焦头烂额时,我的帮扶干部王孟章替我“擅自做主”。帮忙找施工工人、购买建筑材料,凡是能赊的赊,能欠的欠,统一向老板承诺,等危改补助款等补助资金下来了,一次性给他们兑现支付清楚。终于,在开工的鞭炮声中,拉开建筑序幕,不到三个月,一栋崭新别致的民居小平房矗立在归宗六组的寨子中,很快我家就乔迁新居。
帮扶干部到我家宣传危改政策
住房问题得以解决了,收入问题随后成了另一硬伤问题,因上半年我要照管建房问题,外出务工增收不现实,发展产业成了我唯一可选。在帮扶干部的多次动员下,我向信用社贷款2万元,购买了2头能繁母牛。同时,在大海子村结对帮扶的县工商联,协调资金购买了一批仔猪免费发放给当年全村脱贫农户饲养,我家按指标分得1头仔猪。发放仔猪那天,我带上早就准备好的箩筐,现场亲自选了一头优质仔猪,兴高采烈地带回家去饲养,准备饲养成能繁母猪。
新建的住房
自养上能繁母牛和能繁母猪后,我心头着实高兴,似乎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我希望早点摘掉贫困户“帽子”,早点成家。
第二年年初,我养殖的能繁母牛和能繁母猪纷纷产仔,我从中看到了养殖业是我们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一条好路子。在尝到养殖带来的效益甜头后,我寻思着如何扩大养殖规模,但因为养殖技术经验不足,怕失败,一直不敢着手。王孟章得知我的想法后,找来了乡里面的畜牧站技术人员,为我讲解养殖方面的知识,并帮我找了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籍,鼓励我学习,提高养殖技术。
上天真的很眷顾我,2019年下半年,我养的能繁母猪产了10头猪崽,这批猪崽差不多卖了2万元,算是我赚的第一桶金,养猪产生的效益让我增强了继续发展养殖的信心。
现在养殖的商品猪
今年年初,我家饲养的能繁母猪又产崽10多头,帮扶干部王孟章建议我把猪崽全部饲养成商品猪,可以卖个好价格,我听取了他的建议。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商品猪价格一路狂飙,我再一次卖了一个好价钱,赚了第二桶金。
这两年,我发展养殖将近赚了9万余元,还清了2万块钱的特惠贷,我还小有存款,成了“有钱人”,现在大家都在帮我介绍对象。
如今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只要勤劳苦干,梦想就会实现。
通讯员:向燚 王孟章 整理
编辑:胡妍
编审: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