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贵州,居住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妇女约有350万人,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妇女,大都善于飞针走线,制作各种民族刺绣品。前不久,记者专程走访了一些绣娘,她们纷纷表示,虽然刺绣从小就接触,但在过去,并没有想到这种指尖技艺能够转换为“指尖经济”。
2013年,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贵州省提出发展民族特色服装产业的思路,推出了“锦绣计划”。普安县妇联主席侯文娟向记者介绍说,传统民族服装比较原生态,要走入市场其实并不容易,因此,各种培训必不可少。据了解,“锦绣计划”已经培育了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到1354家。家住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的罗其利,是当地第一批接受培训的绣娘,现在她开起了刺绣工坊,带领着50多名妇女一起做刺绣品。
目前“锦绣计划”带动50万农村妇女脱贫,妇女“指尖经济”创造产值60亿元。
黔西南台记者孔相令 普安融媒体中心记者谢红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