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 | “乘舆”来黔——大“纛”之行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1041662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时期的国务总理秦桧,主张与金议和,要杀力主抗金的四星上将岳飞,五星上将韩世忠打抱不平,诘问,杀之有罪名吗?秦桧答曰:“莫须有”。字面解释,就是没有罪名,或不需要罪名。现在问题来了,即便贵为国务总理,“莫须有”杀一个四星上将,不需要罪名,何以服天下,显然逻辑不通。蒋介石枪杀国军二级上将韩复榘,还费尽周折安排一级上将何应钦罗列其“十条罪状”。今年1月5日是贵州革命元勋邓恩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韩复榘身为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当初残害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也不敢“莫须有”,同样绞尽脑汁栽上“意图颠覆国民政府”的罪名。这样一比较,我们对“莫须有”的解释,值得商榷。

假如给“莫须有”加个逗号,变成“莫须,有”。意思变为“现在没有,但一定会有的”,似乎从逻辑上更符合秦桧对韩世忠的跋扈语气。事实证明,民族英雄岳飞并非“莫须有”被赐死,的确因“莫须,有”而亡。南宋最高法院大理寺给岳飞“判决”的第一条罪名,就是“指斥乘舆”。班固《东都赋》曰:“礼官整仪,乘舆乃出”,意思是礼官整饬仪仗完毕,天子的马车才隆重出场。古代“四马一车”为“乘”,加上车厢“舆”,即专指皇帝的马车。岳飞“指斥乘舆”,对皇帝赵构的马车“指桑骂槐”,系重罪,因而被秦桧“相切要害”。可惜一代名将,鞠躬尽瘁却未善终,结局凄惨。

《秦的统一•平天下》展览海报

贵州曾经出土几辆汉代官吏的铜车马,但从未出土过皇帝的“乘舆”,因而平日在博物馆是见不到的。好消息是新年伊始,贵州省博物馆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秦的统一·平天下》专题展览,始皇帝的车队、兵俑终于有机会来到贵阳,让我们得以一睹皇帝的马车——“乘舆”的风采。当然,如果仅仅是驷马高车,还不能断定是皇帝的车驾,古代地位显赫者也可乘四马之车。此次来黔的铜车马,系出土于秦始皇陵陪葬坑的一号车,车舆竖铜伞,伞下立御俑,故名“立车”。车上配弩、盾、箭等兵器,因此也算“兵车”。东汉名臣蔡邕记录秦始皇车马仪仗,云:“有戎立车,以征伐”,说明此车在皇帝车队中有开道、警卫或征伐之作用。除了出土地点明确这是帝王的马车外,还有马头所立一物,也能说明此车乃皇帝的马车,此物曰“纛(dào)”。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一号铜车马

驷马高车马的位置图

驷马高车的马有名字,外侧两匹叫“骖”,内侧两马称“服”。“纛”作为帝王马车的标志性装饰,通常装饰在“左骖”,因此也称“左纛”。蔡邕在《独断》中,谈到皇帝马车繁琐华贵的配置,首先列举的就是“左纛”,可见其重要性。“纛”字为“系”部,因此蔡邕说其“以牦牛尾为之”。此车出土时,在马头顶额有一蘑菇状装置,其上焊铸一半圆形基座,座上装饰16个小金泡,基座中心立一铜柱,高半尺有余。铜柱上再用细铜丝制成一卷波曲状的缨络,以此象征用牦尾制作的“纛”,生动形象。史料记载,“纛”通常装饰在“左骖”,起引领作用,而秦始皇的这辆车却装饰在“右骖”,有学者猜测,可能和“秦人尚右”有关,又或许是和“朝官尊左,军中尊右”有关。

“纛(dào)”位置图

“纛”不仅能直接装饰于马头,表现皇家之威严。同样也可以让骑手持握开道。元代画家刘贯道至元十七年(1280)绘制的《元世祖出猎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以荒漠为背景,世祖忽必烈与皇后身着白裘,并驾眺望。随从八人,或架鹰纵犬,或张弓射雁,或马负文豹。最前开道一人,手持长杆,杆头牦毛飘散下垂,此即世祖出猎队伍之“纛者”。

元代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右下角为执纛者

那岳飞“指斥”皇帝赵构的“乘舆”,有没有“纛”呢?笔者猜测也有。元代金石学家曾巽申曾经注释北宋时期的绢本设色画《大驾卤簿图》,此图现藏国家博物馆,原作者至今成谜。所谓“卤簿”,就是古代皇帝出行的仪仗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画记录的场景,正是北宋仁宗皇帝赵祯南郊祭天的仪仗队伍。画面浩浩荡荡,车驾齐整,阵仗鲜亮,旌旗飘扬,其中就有“纛”。旗与纛结合,可称“旗纛”,因此今天“纛”也有“旗”的意思。宋仁宗旗纛的排场豪华,共有九人。正中一人骑马举高旗,称为“夹骑”。旗头上部用牦尾制纛,牦毛蓬松,状如毛球。前有两人执绳牵引,称“引骑”。左右还有四人执绳护卫,称“护骑”。殿后还有两名官员负责监督,称“押纛”。整个执纛九人缓辔而行,确保仪仗队伍周正平稳。高宗赵构与仁宗赵祯虽分处南宋、北宋两朝,但执政时间相距不过百余年,因此猜测执纛习俗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高宗时国力已疲弱,排场应不及仁宗罢了。

北宋《大驾卤簿图》(局部)

无论是最早的黄帝战胜蚩尤,割下其头发悬挂起来作纛,以壮军威。还是始皇帝马车立纛,指引大秦方向。或是宋仁宗祭天时的九人执纛,排场奢华。佯或是成吉思汗斡难河白纛立国,以示兴旺。再或是明代彰显皇恩,推行全国的旗纛祭祀。即便直到今天,蒙古国的最高国礼,仍然保持手持大纛的仪仗队员开道引领。大“纛”之行,始终是军队的信仰,皇家的象征。“纛”虽然从未在历史中消亡,但却是标准的生僻字,不容易辨认。也许因为寓意太好,所以时常有人在姓名中使用这个字,相信无论你是去省博参观“平天下”的专展,还是通读此文,今后都不会认错了。

蒙古国手持大纛的仪仗队员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