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载体,把人畜混居改造作为脱贫攻坚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通过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完成了19002户人畜混居整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从江县大歹村,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依山而立。入户路全部硬化、干净整洁,屋内厨房灶台一应俱全。
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村民潘甩你说:“这里以前是牛圈,这边是鸡鸭圈,现在改为厨房了,这里以前是堆一些杂物的,现在改为厕所了。”
长期以来,从江县农村群众的客厅、厨房、卧室、厕所就与畜禽圈舍同层或者分层混在一起。2019年,从江县以任务最重、情况最复杂的大歹村为试点,开始了整治工作,初期的进展并不顺利。
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党支部书记戴时令说:“前期的工作确实有点难度,因为我们全村以前屋里从来没有过厕所,村民们就觉得厕所建在家里,与他们的传统习惯不符合,所以他们有反对的思想。”
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村民潘舵元说:“以前我们都是在楼上住,楼下都是关猪关牛的圈舍,我们都没有住在楼下的习惯,所以我们不太愿意改造圈舍。”
让群众摒弃传统、告别过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县、乡、村的干部不仅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还依据相关政策,向每户村民提供1.3万元的补助资金,从根本上打消村民们的疑虑。
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村民潘舵元说:“后来看着有的人把厨卫都搬下来了,觉得很方便,我们就也搬下来了,现在厕所也有了,厨房也有了。”
现在大歹村家家户户都有厨房、厕所,人畜混居的猪牛圈都统一规划到田边等地。改厨改厕改圈,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生活方式,还有观念的更新。今年7月,这个曾经环境卫生差,居住环境差的贫困村,成为旅游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村民们过上了家门口就业的生活。
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村民潘甩你对记者说,“我们村现在在做旅游村,我就参加了芦笙队,我又在乡愁驿站参加了保洁员,现在在家也不用出去打工了,一个月也有一两千块钱,生活也变得比以前越来越好了。”
在洛香镇三团村,为了更好推进“三改”工作,村两委除了积极对接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外,村支书还首先把自家的牛圈改成了客厅。村民们看到整洁的“新房”,开始争相改造,甚至还自掏腰包超额完成改造工作。
从江县洛香镇三团村党支部书记村石明华说:“我做得好了,群众每家每户都喜欢,然后群众就个个都来问我说,‘脱贫指挥所所长,现在还有三改指标吗?’”
从“不接受”到“主动改”,从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更让老百姓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通过先试点后推广,形成了新建独立圈舍、原址整治、实施集中圈养等整治技术路线,形成了全县19002户人畜混居整治到户台账,实行整治一户、销号一户。截至目前,从江县共投入人畜混居整治资金2.3亿多元、人居环境整治资金5920万元,实施人畜混居整治19002户,占全省任务数的26%、全州任务数的42%。
从江县住建局副局长吴义标表示:“通过实施改厨、改厕、改圈,让我们的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实现了住房安全的保障和住房健康的保障。接下来结合乡村振兴,在实现农村住房的巩固提升与人居环境深入的整治上,我们再下功夫,让我们整个农村都变成美丽的乡村。”
编辑 岳坤莉 何璇 黔东南台 铁源 姜星伟 从江台 吴兴科 李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