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太平路一家咖啡馆内,游客正在拍照
游客在太平路一家咖啡馆外排起长队
7月23日,午后微雨初歇,贵阳市太平路的空气里浮动着若有似无的焦糖香。街角咖啡馆的露天座前,行李箱滚轮声与咖啡机的蒸汽声交织成韵——这已经成为贵阳避暑季独有的城市白噪音。贵阳这座从不种植咖啡豆的城市,正以超3000多家咖啡馆、平均每2000人一家的密度,悄然跻身全国咖啡店覆盖率第一梯队。
曹状元街一家开业不到3个月的咖啡馆
瑞金南路一家咖啡馆内,店员正在处理订单。暑期,咖啡馆的外卖订单激增
橱窗内,咖啡师手腕轻旋,奶泡在浓缩咖啡上绽开绵密云朵。窗外,举着手机的游客在氤氲香气里定格街景。自本土咖啡师摘得世界级赛事桂冠的消息传开,“咖啡冠军之城”的名号便不胫而走。到贵阳品一杯咖啡,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贵阳的“必选项”。
电台街,游客在小巷深处的咖啡馆喝咖啡
电台街一家位于居民楼的咖啡馆内,店员正在为顾客制作咖啡
蔡家街,小小的咖啡馆里咖啡师独坐磨豆
玻璃杯中盛着山野的奇思。靛紫色的刺梨冷萃浮着细密气泡,木姜子的辛香缠绕着咖啡油脂,折耳根的清冽在舌尖化开微妙的回甘。当全球精选豆种浸润黔地风物,一杯杯黔味特调咖啡,正成为“爽爽贵阳”最醇厚的新注脚。
电力巷,一家工业风装修的咖啡馆。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咖啡店散布在贵阳的大街小巷
早晨,刚开始营业的咖啡馆内,一位顾客正在办公
记者:白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