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全国首个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揭牌成立。
据介绍,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成立后,将统一归口集中审理来自湄潭、务川、正安等茶产区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资源、侵权责任、合同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各类民商事案件。
湄潭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康龙介绍,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成立以后,湄潭县人民法院将涉茶类的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案件,纳入到茶产业保护法庭的审理范围,节省案子办理的排案周期。
“我们配备2名员额法官,2名助理法官和2名书记员,专一办理。一个案子大概就32天办理完毕,和以前相比,能够减少办案时间30天到40天。”康龙说。
茶产业是贵州重要的生态产业和经济产业,2021年,全省茶叶面积达700万亩,总产量46.99万吨,总产值570.95亿元,出口8321.9吨,创汇近3亿美元。作为贵州重点茶产区,遵义市茶叶综合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区域内的湄潭、凤冈、道真、务川等地,共同形成了以种茶、制茶、茶叶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和茶产业带。
据了解,此次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的成立,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开展茶园质量监控、茶旅融合、品牌培育等方面,提供专业高效的司法保障服务,进一步构筑“干净黔茶”质量防护网,扩大贵州茶品牌“全球共享”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截至目前,贵州已陆续设立了34个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法庭,推动生态环境全要素司法一体化保护。
(湄潭融媒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