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关注贵州龙里县发展: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为美丽中国壮美画卷增色添彩

光明日报
1652927220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土壤流失16亿吨。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步入快车道,进入了监管力度最大、治理投入最多、防治成效最好的一个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贵州省龙里县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图为龙里县农民在采摘刺梨鲜果。新华社发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长川流域梯田景象。丁寿亭摄/光明图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土壤流失16亿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41万个生产建设项目依法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避免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20万平方公里。

全国经过重点治理的区域,控制土壤流失9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30%以上。

“晴三天,尘满面,雨三天,泥满田,水淹火烤到哪年。”福建长汀,曾因水土流失严重而“闻名”,如今好生态却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从“火焰山”到“花果山”,从浊水光山到绿水青山,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书写绿色奇迹的长汀,为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贡献了独特景致。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步入快车道,进入了监管力度最大、治理投入最多、防治成效最好的一个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放眼广袤的中华大地,不论是坡耕地众多的长江中上游,还是有水存不住的西南石漠化片区;不论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还是侵蚀沟严重的东北黑土区,都在与水土流失进行的漫长较量中,上演着濯濯童山披绿裳,条条沟梁尽苍翠的嬗变。

理念引领 全国水土流失状况总体改善

平整的地块、坚固的堤埂、笔直的机耕道、标准化的沟渠、茂密的人工植被……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永泰镇,玉龙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接近尾声。“以前这个山坡没有沟渠,天旱时引不来水浇灌,下暴雨时山洪横冲直撞,把地冲得不成样子!这次治理了水土流失,田、林、路条件都改善了,今后种地更有奔头了!”在现场参与建设的本地村民刘立华感触颇深。

近年来,盐亭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1998年至2021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2.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6.21%。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全国各地,荒山变绿洲的生动实践不断上演。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上。一块块平整的土地,一棵棵挺拔的树木,一座座苍翠的大山,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甚至一株株不起眼的小草,都见证着我国在水土流失治理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总体改善,实现面积由“增”到“减”、强度由“高”到“低”的历史性转变。水利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6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0年的26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38.48%下降到28.15%;水土流失强度明显下降,强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比由20世纪80年代的28.16%下降到19.48%,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以轻中度为主,占水土流失面积8成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流失已持续呈现出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理念变了,环境好了,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岭北镇含湖村的柑橘种植基地,工人李恢煌正忙着给一株株茂谷柑果树修剪枝叶。“昔日的废弃矿山变成了‘花果山’,我们都吃上了生态饭!”李恢煌说。

通过发展“顶林—腰果—底谷(养殖)”立体治理、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台地农林开发等模式,定南兴建脐橙、油茶等种植基地1000多个,种植经果林6万多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透过定南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赣州这片水土流失曾极其严重的红土地,正演绎着绿色发展的奇迹。

透过赣州这个窗口,可以看到,锦绣的中华大地上,处处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回响。

多措并举 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站在山头远眺,革命圣地延安满眼绿色。作为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代表的典型区域,曾经,延安的沟沟壑壑,如同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疤痕,刻印在黄土高原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延安市扎实开展延安地区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56.6%,全市多年平均入黄泥沙量由原来每年的2.58亿吨下降到近年的0.31亿吨。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主色调由“黄”到“绿”的历史性巨变。

重点区域,重点治理。作为我国最早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从78.3%降到36.79%,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余个百分点;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截至2020年,这一典型黑土区已治理侵蚀沟近两万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178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下降;2020年,湖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面积比上年减少1.29%……

1983年,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八片重点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之后,黄河中游、长江上游、京津风沙源、坡耕地治理、淤地坝及病险坝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陆续实施,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水利部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京津冀地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等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系统施策、多措并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土壤流失16亿吨。全国经过重点治理的区域,控制土壤流失9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30%以上,有效促进了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护航 水土保持监管全面加强

治理水土流失,离不开制度护航。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依法监管轨道。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水土保持责任、规划的法律地位、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和水土保持法律责任。全国省、地、县相继颁布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或条例,形成了自上而下、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水土保持逐步走上全面依法防治轨道。

水土流失问题的形成和加剧,归根结底是人的不合理活动和生产方式造成的。只有控制住人为增量,水土流失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保持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

完善监管制度——近两年制定出台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权责清单》等政策,以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认定和责任追究、信用监管、监测等十多项制度,形成了一套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协调、以水土保持法为核心、系统完备、务实管用的水土保持监管制度体系。

创新管理手段——初步形成“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的遥感监管方式,发现并查处大量以前难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控制了生产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解决了监管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41万个生产建设项目依法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效防止了因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避免人为增量20万平方公里。

严格监督执法——近年来,水利部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问题严重、拒不整改的公开曝光、挂牌督办。全面推进信用监管,在全国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公开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有力震慑,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项目数量和范围呈逐年下降趋势。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法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全国各地,水土流失治理依然步履不停。治山治水换来青山绿水,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愈发鲜艳。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