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春华秋实绘佳卷 稳中求进开新局——丹寨县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1650985500
积分商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丹寨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经受住了一场场大战大考,攻克了一道道难题难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激情谱写了担当有为、昂扬向上的时代新歌!

回顾过去的五年,注定是丹寨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踏上新征程,党中央、国务院为贵州送来了国发〔2022〕2号文件——《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这份沉甸甸的虎年“大礼包”。今后五年,丹寨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叠加期,真正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展现“新”的面貌,赶超进位奏强音,砥砺奋进新征程,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筑梦沃野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五年来,最为自豪的是,丹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与贫困抗争的五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丹寨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举全县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五年来,全县上下铆足干劲,对脱贫攻坚全过程“精准绣花”,使出“真招实招”,端出“真金白银”,开展“真帮实扶”。探索创新了“四增到户”“一联四包”“三转”“双阳行动”等一批好做法、好经验,连续四年在全省县级党政扶贫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

反贫困的奇迹,正在徐徐展开。一条条平坦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农户家;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斩断群众的穷根;一项项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通过特色旅游、富民产业发展之路,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这场脱贫攻坚战,犹如一股浩荡的东风吹拂着丹寨大地。

“村村通”“组组通”、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补齐,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三重医疗保障”全面覆盖,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87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1.3万群众搬出大山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彻底撕下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丹寨正持续接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丹寨乡村大地上,一个个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出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以“四化”同步发展支撑经济大提质。

——五年来,最为振奋的是,丹寨综合实力赶超跨越迈上新台阶,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四月暮春,丹寨各地,防疫不松劲,发展逐春光。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走势,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丹寨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型工业化,壮大发展引擎。通过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19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291人。2022年力争培育企业入库4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15亿元以上。

新型城镇化,提升居民幸福感。短短数年时间,丹寨县城乡发展面貌、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喜人变化。按照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全方位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山地特色,走出一条具有丹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力争到2025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左右。

农业现代化,赋能绿色转型。丹寨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茶叶、蓝莓、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茅台生态农业等一大批涉农优强企业落地丹寨。全县种植茶叶12.17万亩、蓝莓3.17万亩、中药材11.59万亩。力争到202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左右。

旅游产业化,厚植发展内涵。借力万达集团旅游扶贫契机,依托民族文化、非遗、农耕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进行连点串线成面,丹寨乡村旅游实现全面开花,2021年,全县接待各类游客901万人次,同比增长25%,其中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78.76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86.64亿元。

以生态高颜值刷新绿色发展高质量

——五年来,最为可贵的是,丹寨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这是自然生态的丹寨; 群山绵延,绿树叠翠,这是清秀壮美的丹寨。

“等到花都开了,等到山顶红了……”四月中下旬,龙泉山万亩野生杜鹃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似彩云洒落,刷爆朋友圈,成为了省内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龙泉山杜鹃花是 " 中国五大杜鹃花海 ",也是 " 唯一高山花海 " ,是丹寨人独有的生态“福利”。

丹寨的生态环境有多好?数据“说话”最让人信服。

2005年以来,丹寨县累计完成营造林28.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3万 亩、封山育林17.4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70.67%,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先后入选“中国百佳富氧县市”和“中国避暑名县榜”,并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美丽乡村创建标准化试点”等荣誉称号。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时下,丹寨县各大茶园忙得不可交,在兴仁镇岩英茶场,200多名采茶工人穿梭在漫山叠翠的茶园里,双手不停翻飞,娴熟地将嫩绿的新芽摘下,放入身旁的茶篓中,收获着一篓篓“茶叶经济”。丹寨念好“山水经”、种好“摇钱树”,大力培育发展“生态银行”,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丹寨县累计种植茶叶面积12万余亩,产业覆盖全县68个村9600户3.8万余人,预计今年带动季节性劳动就业10万余人次,人均增收3800余元。

丹寨,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2007年获“中国富硒、锌茶叶之乡”称号,2021 获“年度智慧茶业样板县域”称号,是贵州省43个重点产茶县之一 。

截至2021年11月,丹寨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333天,优良天数332天,优良天数比99.7%,县城及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建成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标准以内,实施监测的电磁辐射、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全部达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扬帆起航自奋楫,不负韶华更向前。丹寨经济社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全县干部群众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高质量发展,向着新征程,进发!

通讯员: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张燕

编辑

吴雷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