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畅通开放通道 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深度融合 坚持绿色发展 贵州高质量发展谋新局》。报道说,2020年底,贵州66个贫困县、923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全部脱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支持贵州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易。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住、拓展好?面对这一新的重大任务,贵州怎么干?
畅通开放通道,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3月18日,汽笛长鸣,一列装载轮胎、电子设备等货品,共计35个大柜的列车从贵阳始发,2天后抵达广东深圳,再通过海运销往海外。
这是“贵阳改貌—深圳平湖南”测试货运列车,也是继贵州至湛江港双向货运列车成功开行后,又一黔粤测试班列。
“瞄准珠三角、长三角,贵州正在畅通黔粤主通道,使用好北翼中欧班列、乌江航道,建设好南翼西部陆海新通道,布局完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物流网络,构建起‘一主两翼多辅’的开放通道新格局,助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贵州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去年11月18日,一列直达中欧班列从贵阳驶出,标志贵州开行中欧班列实现“零突破”。而随着乌江全线复航,黔货出山、通江达海更加畅通。
“通四川、重庆,达湖北、上海,地处贵州腹地的开阳港,是全省水运大通道北入长江的门户,年货物吞吐量420万吨。”贵州省开阳县地方海事处处长段平介绍,港口计划新建4个作业区,助力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既要大胆闯,又要主动改。贵州坚持发挥改革先导作用,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贵州相继组建盘江煤电、磷化集团等8家大型国企。通过整合重组,企业主责主业更清晰,产业布局更优化,资源配置更合理,盈利能力持续向好。”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东介绍,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增不能减的问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过去10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贵州创造了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10年。”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努力实现“年年有成效、5年大突破、10年上台阶”的目标。
楼纳村景色迷人 韦贞茂 摄
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走进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连片翠绿的茶园跃入眼帘。“茶树变成‘摇钱树’,抱团发展的模式走对了!”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说,由党支部牵头成立茶叶合作社,带动周边7个村子发展2.3万多亩茶园,大屯村如今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超过500万元。
“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贵州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贵州打造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偏远闭塞,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从2016年开始,依托韭菜坪景区开发,老乡们从乡村旅游中找到了脱贫致富门路。中营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人均年收入已达2万元。
近年来,贵州持续开展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贵州持续选派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实现脱贫村等“五类村”全覆盖。
“现在不光卖鲜果,还开发特色零食、化妆品和有机肥等产品。”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册亨县糯米蕉种植面积几年间从6000亩发展到近10万亩,为3.7万多名农户打开致富大门。册亨县副县长欧阳川介绍,该县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贵州因地制宜培育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辣椒、刺梨种植面积全国领先;同时下大力气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
推进深度融合,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每天看看手机,动动手指,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立马掌握,还能根据数据得到管护建议。”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高丰农业羊肚菌基地内,负责人蔡芹正使用智慧农业系统查看羊肚菌长势。
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通过引入大数据,从一根丝到一匹布,整个生产环节都能精准把控,全流程信息化、数据化生产。”贵安新区恒力(贵阳)产业园总经理吴国良介绍,“现在上了3条生产线,管着倍捻机、织布机等6000多台设备,正全部开足马力生产。”
在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指挥大厅,一系列设备运行数据实时显示,这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建成的监测平台,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和自动化。
依托“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等工程,推进“贵州大数据试验田+东部数字经济创新探索”“贵州算力网络枢纽+东部算力资源需求”“贵州云服务基地+东部云服务市场”等模式,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占比达34%,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将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持续用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鸟瞰梵净山
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贵阳市南明河岸,一只白鹭翩然飞起。岸边步道上,市民纷纷掏出手机,拍下美妙一瞬。
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指出,近年来贵州推进草海、南明河等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但一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针对反馈的问题,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将坚决扛起抓整改的政治责任,更加强化长江和珠江流域水源涵养地的“上游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创新实践。
守好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森林覆盖率达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绿色经济占比达45%……2021年,贵州生态答卷成绩亮眼。“我们将持续巩固生态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牢两条底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贵州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