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红军作家、诗人、剧作家陈靖
陈靖,苗族,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镇陈家湾人,1918年6月出生。父亲曾参加过蔡锷领导的“护国军”,母亲是一位勤劳而又“会唱千首山歌,能讲万个故事”的苗族歌手。因家贫,陈靖仅念了两年小学即失学在家务农。陈靖自幼在母亲那里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在母亲与乡邻青年们的歌声中,体验了山歌、民谣中的丰富生活内容和种种奇思妙想,也给少年陈靖以艺术上的启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4年至1935年,红军三次经过猴场,其严明的军纪,对“干人”(穷人)胜似亲人的关怀,使陈靖的父亲觉得这支军队是穷人的队伍,毅然送子从军。1935年12月,年仅17岁的陈靖进入了革命队伍,因年纪小,当了一名司号员。
陈靖真正从事文艺活动很偶然。在贵州境内一次战斗胜利结束后,队伍开联欢会,战友们要求新入伍的陈靖唱一首山歌,他联想自己参加红军的过程,随口编唱:
走了一山又一山,
肚皮走扁腿走酸。
刀山火海难不倒,
不见红军心不甘。
陈靖的歌声赢得战友们热烈的掌声。站在队伍中观看演出的贺龙司令员高兴地说:“好啊,把这娃儿拉出来,送到宣传队去!”于是陈靖成了红军一名宣传队员。
陈靖随红二、红六军团继续长征。其间,他随队伍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各地,戎马倥偬。由于陈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级决定派他到军政部当宣传员。后来,又调他到红四方面军剧团学习工作,并担任音乐队队长等职。长征途中,除了筹粮、扩红等任务外,陈靖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鼓动士气。他不畏艰险,与战友们一道在山隘、险路、渡头设宣传鼓动站,张贴标语,向行进中的部队朗诵诗歌、说快板书,演出《当红军去》《一双草鞋》《快来分田》《地主与长工》等活报剧和街头剧。这些宣传,既鼓励了部队士气,增强了战士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同时,也使陈靖受到极好的锻炼,文艺工作水平显著提高。陈靖的诗集《长征路上》中的许多诗篇,都是在长征路上产生的。如《过大雪山》《玉龙山》《摸敌堡》《打骑兵》以及《十二月长征歌》《排歌连歌》《散歌对唱》等,在当时既能对战士们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在今天,也能使读者体会到红军将士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畏艰难战胜自然和强敌的信念。正如陈靖后来所说,这些诗的产生,“完全是由于战争、工作任务的需要,像战士拿起刺刀向敌人拼命一样,只想到要把敌人压倒,别的没有想过”。又因为这些诗以民歌体的形式出现,有腔有韵,质朴简练,因此很容易流传。当年红军在翻越义敦山雪峰时,三位战士在半昏迷状态下听到陈靖的鼓动诗,身上有了力量,挣扎着站起来,一口气爬上山顶。这是真实的事情,说明陈靖的诗歌的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陈靖奉调入中央人民剧社学习和工作,不久后又调回红二方面军战斗剧社任音乐队长,戏剧队副队长等职。陈靖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里,他都可以和周围的同志一起,把工作搞得很出色,受到同志们和上级的好评。1936年,陈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陈靖调任八路军四纵队任宣传队长。1939年,陈靖调八路军挺进军任挺进军剧社社长。陈靖所在的部队直抵北平城下,他在平西根据地从事抗日戏剧活动。在平西根据地工作期间,陈靖向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演出过不少抗战剧目,主要有歌剧《亡国恨》,话剧《我觉悟了》《怒吼吧,中国》《过渡》,哑剧《不当亡国奴》,独幕话剧《李大嫂》《小白龙》,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陈靖在组织领导演出的同时,亲自担任编、导、演,他们的战地演出不仅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杀敌勇气,也提高了陈靖的戏剧修养,奠定了他未来从事电影、戏剧文学创作的基础。1941年陈靖由剧社调野战部队工作,任文娱科长、摄影科长、宣传科长。抗战胜利后,陈靖调晋察冀野战炮兵部队工作,历任团、师政治部主任。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青春年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陈靖任华北特种兵政治部主任,随部队进驻首都北京,安定的环境带给陈靖更多的学习机会,从中外名著中汲取更多文学艺术养分。一次去观看李伯钊同志创作的歌剧《长征》,座谈时李伯钊鼓励陈靖努力用创作反映长征生活。老战友的话给陈靖以很大的鼓舞。1955年,陈靖完成了长篇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创作。不久后又创作中篇小说《金沙江畔》,改编后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列为当时青年读书运动的推荐书,曾教育和感动了一代青少年读者。
1960年,陈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2年,陈靖调任空军昆明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在林彪干扰部队文艺工作的时候,他立场坚定绝不盲从,批评林彪的错误观点,提出文艺创作应“三结合”的指示,要求他的下属创作人员掌握“想、新、创”三个原则,“要打破框框,不要墨守成规。”别人提倡“大写十三年”“大写英雄人物”,他却主张:“宁可写凡人小事,因小见大。”他公开宣称自己宁愿读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不喜欢“大跃进的”虚假文学。在指导部队文艺工作时,他坚持按照文艺规律办事,反对把文艺工作政治化、庸俗化。
“文化大革命”中,陈靖被打倒。粉碎“四人帮”后,陈靖调南京炮兵司令部工作,担任顾问。1979年,陈靖当选云南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云南分会理事,同时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此后,陈靖任昆明空军指挥所政治部副主任直到离休。在此期间,陈靖笔耕甚勤,发表了大量作品,其中以散文、诗作为主。长篇传记文学《贺龙一生纪略》、话剧剧本《贺龙前传》(与谢万和合作)等都是陈靖在这个阶段内的重要作品。
陈靖离休后,本可安享晚年,然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他作为尚存的红军战士,向解放军总政治部提出重走长征路线的计划。他说:“我虽然亲身经历过长征,但那时候对长征的认识是肤浅的,现在重温这段历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当努力把它记录下来,歌颂属于中华民族的长征精神,用以献给80年代的青少年朋友。”陈靖的壮举得到了军委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很快批准了这一计划。徐向前元帅还亲笔为他题词:“温故而知新,老马当识途。”1986年9月初,陈靖从瑞金出发,开始了壮丽的行程。《解放军报》专门开辟了“重走长征路”专栏,刊登陈靖一路见闻……1987年春,陈靖进入家乡贵州,受到贵州人民的热情欢迎。
今天,陈靖同志已溘然长逝,但他的功绩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他的音容笑貌仍活在人民、特别是家乡人民的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家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2、《中国艺术家辞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2、耿中原:《漫漫长征路,依依故园情》,《贵州日报》1987年3月6日。
4、王伟国等:《路漫漫勤思寻,老骥壮志行》,《贵阳晚报》1987年2月3、4日。
5、王鸿儒:《老红军作家陈靖将军文艺创作的光辉历程》,载《贵州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专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6、唐承德:《贵州近现代人物》,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贵阳市会员联络处编,1997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