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贵州各地粽子、粽叶销售正旺,大家买粽叶、包粽子,品味端午传统民俗。
端午节,粽子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传统的手工粽、超市里的粽子礼盒都成了热销品,这也带火了不少销售粽子的摊点和企业。
在遵义市绥阳县,一家经营20年的老牌粽子店里,三角粽、枕头粽、长条粽香味四溢、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
市民 蒋天真
市民蒋天真对记者说:“我们每年都在这里买,吃着又香又糯。”
在盘州市红果经开区,这家食品公司今年推出了十多种粽子口味,共收到了2500多公斤的省内外订单。
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厂长 吴家富
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厂长吴家富说:“今年在粽子这块,我们的口味比去年多,还是主打火腿粽、火腿板栗粽、火腿草灰粽,火腿系列的粽子占我们今年销量的40%至50%左右。”
在以糯食闻名的黔西南,当地企业也在加班加点制作粽子供应市场。
贞丰余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余学燕
贞丰余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学燕介绍:“每天生产出来的2万个粽子都要发出去,没有库存,生产出来的都不够顾客需求。目前,我们都销售了40多万个粽子。今年端午节后,我们准备把车间扩大2至3倍。”
端午时节,布依族同胞家里都会将糯米稻秆烧成灰,过滤后和糯米拌好,再加入鲜肉、排骨、板栗等,这样做出来的粽子不仅口感细腻,而且带有一股天然的草木灰清香味,所以,灰粽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借助电商平台畅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
黔西南蕊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岑开香
黔西南蕊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开香说道:“一天要做4、5万个粽子出来。我们去年是做了50万个,今年已经做了100万个左右了,今年比去年翻两倍左右。”
贞丰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俊
贞丰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向记者说:“我们公司销售情况逐年递增,目前来说,今年电商销售占了我们二分之一的销售量,电商销售额接近2000万元。”
粽子市场的火爆也促进了糯稻、柊叶、砂仁、板栗及生猪等种养殖产业的发展,仅在贞丰,去年糯食相关产业种植面积就达13万亩、生猪养殖达10万头,带动3500多户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贞丰县常务副县长 李正渊
贞丰县常务副县长李正渊表示:“我们将加大原材料的生产、加大产品质量标准控制和市场拓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
在印江县缠溪镇两路口村,当地的野生粽叶今年搭乘电商快车,迎来了更多的订单,当地也从节前开始精心组织采摘收购、卖出粽叶超4吨,产值预计可达100万元。
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两路口村村民 黄勇
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两路口村村民黄勇说:“我们村野生粽叶非常多,大概有一千多亩。平均每天有四五百斤粽叶供应市场。”
贵州多乾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吴路遥
贵州多乾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路遥说:“从一个月之前就开始售卖,现在,我们每天的订单量已经突破了两千单,每天要雇七八个工人进行包装。”
随着端午的临近,各色民俗活动接连举办,节日氛围也越发浓厚。在铜仁玉屏、黔东南的麻江、丹寨等地,社区群众包粽子、制香囊,通过比赛传承民族技艺,增进邻里感情。
黔东南州麻江县官井湖移民安置点居民 蒙德粉
黔东南州麻江县官井湖移民安置点居民蒙德粉说:“现在我们来到这里,生活、条件都很好,很开心,过节的时候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