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没想到!招果洞里藏着贵州4万年的好生态!动静专访张兴龙

动静原创动静原创
1619166540
积分商场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贵州贵安招果洞遗址从20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获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2016年至2020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考古团队已发掘了5年,累计工作时长800多天。

4月22日,动静记者专访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招果洞遗址考古领队张兴龙。

张兴龙说,2016年启动发掘时,一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当时的测量技术效率和精度都比较低,而且团队当时对于遗址内地质的堆积的复杂性认识也并不充足。”

发掘现场

他介绍道:“考古学上,一般来说,地层的从深到浅对应了年代的从早到晚,但我们在更深的地层发现了年代较晚的遗物,明明土质土色都是旧石器时代的,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放慢进度。”

经过与合作单位的共同研究,2018年,考古团队终于得出答案:洞穴中出现了地层沉降现象,形成大型裂隙,导致晚期遗物下沉填充,所以才会在深层地层发现晚期遗物。

通过使用更先进的测绘技术,团队在之后发掘的过程中弄清了各个地层及物品的年代。现在的招果洞按发掘顺序一共分作23层,为保险起见,在最后发现人类活动痕迹的深度还继续向下挖了一段距离,以确保没有遗漏。

招果洞遗址

张兴龙认为,招果洞遗址内大量的人类活动痕迹,证明了贵州从古至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他说:“目前包括招果洞遗址在内,贵州一共取得过7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洞穴遗址占3次,占比最多。按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洞穴遗址数量超过500处。这证明了在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社会环境下,贵州的自然环境、区位位置非常适合人类生存。我觉得,这个优势,也是贵州现在发展生态产业的历史必然。

招果洞

张兴龙告诉记者,招果洞的考古发掘潜力巨大,目前招果洞遗址的考古工作已转入资料整理阶段,不再继续进行发掘。洞内尚存一处约100平方米的未挖掘区域,将为后人留足校正现有成果的工作空间。

接下来,张兴龙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支持对招果洞遗址的遗址保护和合理利用。他说:“广西桂林的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很好的参照。在招果洞可以建设类似的遗址公园,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其盈利也可用来养护遗址、支持发掘研究,形成良性循环。

遗迹出土的各期动物骨骼

目前为止,招果洞遗址相继发现51处用火遗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用火遗存最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一;此外还发现2座墓葬,大量石制品、磨制骨角器,以及和人类活动有关的动植物遗存,其中,在该遗址发现的一万多年前的磨制石器,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通体磨光石器之一。

通体磨光石器

磨制骨铲

同时,招果洞遗址也是中国出土磨制骨角器最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在云贵高原乃至全国都极为少见。它为研究西南地区早期人类居住活动、进一步复原史前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此张兴龙有些感慨,他说:“曾经提到贵州考古,都觉得贵州考古资源稀少。后来随着土司考古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其申遗的成功,让贵州考古走进大众视野,提高了贵州的历史文化自信。如今招果洞遗址获选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提高贵州考古的‘出镜率’,让更多人了解贵州的历史文化。

(图片来源: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记者

王一雄

编辑

王一雄 朱海婷

责编

刘志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