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是刺梨成熟季节,贵州从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发力,推动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遵义市桐梓县楚米镇的刺梨种植基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刺梨果。近年来,当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0户农户种植刺梨。
今年,当地1500亩刺梨基地预计可产鲜果500余吨,产值近200万元。“我种了七亩多刺梨,预计可以采摘鲜果七八千斤左右,而且销路不愁。”刺梨种植户李大海开心地说道。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这家生态农业公司,通过优化刺梨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出刺梨原液、刺梨饮料、刺梨果脯等产品,让刺梨的价值提升了8到10倍。
“生产线主要是5条,瓶装口服液和袋装口服液这2条生产线在全省还是走在前列的,每天可以处理100吨刺梨。”贵州山珍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贵举介绍。
在贵定县的这家农业公司,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对刺梨进行清洗、压榨、包装。每天每小时能生产15吨到25吨左右的刺梨原汁,并在8小时内进行压榨完成。
为了从根本上畅通刺梨的产销渠道,企业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数字直播等板块,初步构建起从种植端到加工端,再到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带动当地超2万户农户增收。
“产业园整个生产设备100%联网,关键工序的100%自动化,形成可复制的刺梨产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为我们整个刺梨行业树立智能化转型的样板。”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训才说道。
来源:遵义台 桐梓融媒 王林爱 黔南融媒 福泉融媒 邓丕丽 赵桂琼 贵定融媒 刘夏 张芸 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