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了全球知名品牌“亚狮龙”入驻后,锦屏县靠着一只鹅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可一只鹅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能让一个县把它确立为“一县一业”的重点发展项目?这还得从鹅的前生——鹅蛋开始说起。
在锦屏县马台种鹅养殖基地上,有九千多只鹅会在这里度过“鹅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不仅包吃包住,还有专人照料,每天产下的鹅蛋,就是整个鹅产业链的开端。
在养殖场上的鹅蛋会有专人捡拾,之后被统一送到孵化基地,保证存活率。在整个鹅产业链上,这是最前端的产业,有了鹅的数量保证,才能延伸出后续的加工环节。孵化出的小鹅再被送到育雏基地后,会有专人精心照料。
育雏基地里的小鹅会在生命状态稳定之后被送到各个养殖基地,锦屏县经济开发区吸收了附近的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创建了鹅养殖示范基地21个,带动贫困人口14160余人增收,每年可带动锦屏发展一线产业养殖商品鹅1200万只。这上千万只鹅就是锦屏县发展的“原始积累”。
商品鹅在达到出栏条件后,就会迎来“鹅生”高光时刻,每一只羽翼丰满、扑扇着翅膀的大鹅都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在上游加工阶段,符合羽毛球制作标准的鹅毛会首先被筛选出来,集中送到亚狮龙公司。之后,鹅身上的每一处都是能换来真金白银的商品。
鹅在被送往屠宰场之后,会历经宰杀、喷淋、脱毛、拔毛、开膛、 冷却、包装等多道工序,鹅身上的每个部位都会被分门别类地制作成相应的食品。贵州恒旺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永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屠宰量已经达到了每年150万只,现在每天的发货量在8000只左右,厂里现有的120名员工,基本都是来自周边村落。除了屠宰之外,公司会与农户达成养殖合作协议,一名农户如果一年养殖两万只以上的鹅,预计能获得6到8万元的收入。
屠宰之后的鹅会被送到省外多家食品公司进行下一步食品深加工,而在锦屏县,也有不少公司从事鹅肉制品的加工。贵州贵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推出了多种鹅肉制品,产品细化为多个类别,从鹅肉、鹅肝到鹅掌、鹅翅,应有尽有。公司董事长吴松青表示,今年预计公司收入能达到一千多万元,明年预计能突破两千万元。
作为鹅产业链的中端,羽毛球的生产与制造一直以来都是整条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亚狮龙在锦屏的公司羽毛球月产量有30多万打,产值突破了两亿,有近五百名工人在此工作。大伙儿在家附近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既能靠劳动获取报酬,又能兼顾家庭,两全其美。
从2017年入驻锦屏县以来,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从几十人发展为如今的几百人,既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优势,也离不开这片土地上辛苦勤劳的劳动者。
既然有了鹅、有了羽毛球,顺势而为延伸产业链成为了最好的发展路子。如今,锦屏县已经举办了全国性的羽毛球公开赛,不少省内外知名选手应邀而来,省内青训也在这里展开。
一片片羽毛,让锦屏县“羽翼渐丰”。五年前,也许没人能预料锦屏会取得今天这样令人骄傲的成绩。大鹅振翅一挥,抖落的不只是翅膀上洁白的羽毛,更是带来了小小的羽毛球,靠着羽毛球,锦屏的路越走越宽。一只只鹅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加工,每年能带来超过10亿元的经济效益,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为保障产品顺利出产而各司其职。鹅产业作为锦屏县“一县一业”的重点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上游孵化养殖、中游精深加工、下游体育康养三产深度融合的鹅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上中下游协同发力,一只鹅被挖掘出了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精打细算”的成果,更是“动脑筋”之后合理规划思路的成效。一只鹅能有多大能耐?也许不取决于养鹅的人、不取决于吃鹅肉的人,而是决定于这条产业链上每一个踏实勤劳、兢兢业业的劳动者。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洁白的鹅毛在阳光下光彩夺目。
记者 韩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