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黔西南位于南北盘江夹绕之腹地,自古便产鱼,也擅长捕鱼。何出此言呢?1980年10月,在黔西南普安县青山镇铜鼓山遗址(战国-西汉)发掘出土一块鱼钩石范,就是制作鱼钩的模子。石范整体完整,铜铸浇口微残,高8厘米,宽7.8厘米,厚1.1厘米。范钩高6.3厘米,范槽宽0.4-1厘米,深0.3厘米,倒刺长0.7厘米。按照今天的说法,淡水垂钓用钩主要分有倒刺和无倒刺两种,有倒刺用于野钓,无倒刺用于池钓,这样看来,早在战国时期,贵州的先民就已经掌握野钓技术。今天南盘江上被钓鱼爱好者称为“野钓圣地”的万峰湖,笔者见到最大的16号钓钩,高也仅为2厘米,而铜鼓山出土的这块石范上的鱼钩高6.3厘米,古人这是要钓多大的鱼!
鱼钩石范(现藏贵州省考古研究所)
同样在铜鼓山遗址,出土一件鱼叉,素面无纹饰,高9.1厘米,宽5.1厘米,是古人渔猎工具。鱼叉青铜铸造,由叉刺、叉柄两部分组成,三刺呈“山字形”,中刺垂直,有刃,刺头原本锋利,能给鱼予致命一击,因使用频繁,磨损严重,有断裂痕迹。左右两刺内孤,刺头加铸倒刺,能够防止鱼逃脱。叉柄部实心,疑卯或栓绑于木杆之上,用于叉鱼。
鱼叉(现藏黔西南州博物馆)
捕鱼钓鱼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吃鱼。1999年,黔西南兴仁交乐19号墓出土一件东汉庖厨陶俑,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贵州首次出土庖厨俑。庖厨即厨师,通高26厘米,宽22厘米,厚14.5厘米。跽坐,大眼宽鼻。头戴马蹄形帽(平上帻,一种巾帕),帻后开叉系结,帻下饰长垂耳,戴圆钉耳环。俑身穿汉代常见的交领右衽布衫,半截荷叶袖。圆领内衣,内袖上卷,方便劳作。膝前置俎,俎上放鱼,右手腕戴串饰,手掌按鱼头,左手持刀(残)刮鳞。神态生动,场景细腻。
东汉庖厨俑(现藏黔西南州博物馆)
汉文化讲究“钟鸣鼎食,饮宴庖厨”,汉墓中出土庖厨俑并不鲜见,但多出土于巴蜀地区,庖厨食材也多以鱼为主,正因如此,司马迁才会在鸿门宴上将项羽寓意“刀俎”,刘邦寓为“鱼肉”,这便是楚汉相争著名的典故“汝为刀俎,我为鱼肉”。交乐这位持“刀”庖厨,面部塑造极为生动,也许正是面对“俎”上这条待宰之“鱼”,他的笑容才会显得如此“诡异”,难怪大思想家孟子有云:“君子远庖厨”。除笑容较为怪异外,交乐这位庖厨俑从耳环、串饰等穿戴来看(多数庖厨俑无配饰),感觉其身份并不卑微,级别也不低,但最为特别的是,他居然是“左撇子”,这是目前国内出土庖厨俑中笔者所知唯一的一件。
东汉庖厨俑侧面照
东汉庖厨俑俯拍照
今天,盘江地区最受欢迎的鱼要算“盘江鱼”,当地俗称“盐巴郎”,其实应该是“鲶巴郎”,贵普话不标准,把“鲶”读成“盐”。此鱼无鳞,扁头,因口部有长须,故也称“胡子鱼”。交乐庖厨俑宰杀的鱼显然不是“盘江鱼”,其鳞片粗大,猜测属于鲤科,就是我们常说的鲤鱼。盘江地区也产鲤鱼,只是名头不及“盘江鱼”响亮。有别黔东南闻名的“苗家酸汤鱼”,盘江地区喜爱“酸辣鱼”,不管是“盘江鱼”、鲤鱼、草鱼、鲫鱼还是“黄腊丁”,都是冷水下锅,简单葱蒜等调料,配本地特产“酸辣椒”,尽管其貌不扬,难登大雅之堂,但酸中带辣,经济实惠,味道鲜美。
南盘江捕获的鱼(摄影:胡云江)
南盘江野钓(摄影:胡云江)
近年来,贵州通过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在南北盘江沿岸扶植了一大批“渔家乐”“农家乐”,每逢节假日,约上亲朋好友,去江边吃一顿“酸辣鱼”,即可欣赏山光水色的美景,又可助力脱贫攻坚,岂不快哉!假如,你有幸遇见一位“左撇子”的庖厨,你甚至能感受到历史散发出的香味。
1月16日,贵州广播电视台首届网络春晚来了!
下动静 、看春晚、抽万份大礼包
可来现场,也可掌上观看
↓↓↓
动静APP
贵州3频道、 4频道、
5频道、6频道、7频道、
贵州广电G+TV、
快手、 央视频、
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客户端、
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客户端、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重庆手机台、
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视听客户端、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客户端、
芒果TV均可收看。
春节期间
云南IPTV、广东IPTV、浙江IPTV、
北京IPTV、河北IPTV、山东IPTV、
广西IPTV、四川IPTV、福建IPTV、
重庆IPTV、山西IPTV、江西IPTV、
用户可通过点播方式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