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有话说,今天亮亮说,主播有话说由宏立城集团独家冠名支持。
讨论一下,大家都怎么判断冬天来了,是说话呼出的白气吗?是车载显示器上那个坐在马桶上思考的小人吗?都不是,是你在北方的暖气房里露着腰,我在南方家里还不得不裹着貂啊。
一到供热季,一到天寒地冻,南方群众对于集中供热总能推陈出新地“花式吐槽”。仿佛每个人都是“段子手”,说“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是什么让南北方变那么遥远?是秦淮线吗?不,是暖气。感觉这些“段子”里满满都是南方人冻出来的眼泪啊。
别看南方气温不低,但是气象学却告诉我们真相:湿度每增加10%,那么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所以像贵州这样潮湿的地方,看似三四度,但是感觉上绝对像零度。
其实有时候,“段子”也算是群众的一种呼声吧,所以一到全国两会或是各地两会,总会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提出,南方也要搞集中供暖,让“供暖线南移”,让冬天不能够再对南方的群众“冻手冻脚”。
但是,为什么呼吁了这么久,却不见行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也上网去搜了一些靠谱的答案。原来集中供暖还不是修一个供热厂、每家发个暖气片这么简单,涉及到复杂的地下管网不说,还有南方的建筑规范和北方的原来也不太一样,按照建筑规范咱们南方的房子以防潮防湿为主,所以墙壁薄、大开窗,强调透气性,而北方的房子设计上就强调保暖性。也就是说,就算装了暖气片,咱们南方的房子也不会像北方那么暖和,而且还费钱,据说武汉一个小区搞集中供热,一个冬天下来取暖费5000多块。吓得好些人赶紧关了暖气,又搬出了取暖器。
为了一口“暖气”,把城市“开膛破肚”,再把房子都给翻修一回,好像也不合算。所以只能盼着在技术上能有进步,让南方集中供暖也能快点“照进现实”。过冬,可以靠暖气,干嘛还非靠一身正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