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一个APP,在路上争分夺秒的听书听课是现在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好奇点开某APP的茶课,听了两节后,只能用天雷滚滚来形容我内心的激动!
该茶课的主讲人是自称以茶文化研究为事业的一位茶界大师,授课无数,弟子众多。我有幸点开的茶课则是大师近期的费心力作。因为大师称,他对待这次的课程可是难得的重视,甚至还亲自为该课录了片头,配了音乐,可谓煞费苦心。
课中大师用深沉的语调娓娓道来,对于茶的理解也是“另辟蹊径”。比如“当红茶从绿茶氧化而来的时候……”“因为氧化,所以茶汤从绿色变成了红色……”“虽然我对化学一窍不通,但我觉得现在茶叶化学方面的研究发展得很不到位。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时,一些茶叶化学研究者还认为红茶的发酵是微生物参与下的发酵。”等等。而当有人在评论区提问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是否会导致失眠时,大师的回答竟然是“茶多酚和咖啡碱在绿茶与红茶中存在的形态不同,红茶中以茶黄素和茶红素为主,绿茶中以儿茶素为主,性质不同。”面对这样的答案,我除了满脸问号,也不禁畅想到:当年教这位大师化学的就算是体育老师,体育老师都会忍不住被气到吐血吧。
其实,我非常认同该位大师的一个观点:对绝大多数的喝茶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去精通茶的专业知识,不需要为分清六大茶类而必须学习其加工工艺,茶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把茶通俗化的传播出去。
但是,通俗化的传播不等于故作高深、张口胡诌。而恰恰是无数这些“大师”们前仆后继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本来简单的茶变得越来越复杂,让“茶圈”在人们心目中,变成了“让人向往的高大上”和“神叨叨的乱圈怪圈”两个极端。
可怕的是,不论大师们传授的内容多么的毫无逻辑、经不起推敲,但仍然会有很多受众,其中甚至不乏知识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很高的人群。而且,一般只要受到过大师“教化”的人,大师们教授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根深蒂固的茶知识。当他们再接收到正规茶科普时,也就是在颠覆他们之前认知的时候,他们是相当抵触的。所以,在我冲动的给APP茶课大师留言,指出他的问题,希望他不要再误导人时,立即被他的粉丝们冠上了“喷子”的名号。
这位大师的故事并不是个案,甚至还只是茶圈忽悠里的“小巫”。和其他一些连茶都不说,只忙着带大家“寄情山水,抒发情怀”的大师们比起来,他只能是“小巫见大巫”。茶圈的忽悠一直都是不断给人“惊喜”,从来没有下限。
但是,大师们你来我往、层出不穷、雷人雷语的这些茶圈各种乱象,其实正是在给所有从事茶相关工作的人,尤其是从事茶知识、茶文化传播的人敲响了警钟、引发了思考。
茶虽然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世界级的文化现象,但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茶只是悦己娱人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在保证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弱化理论派、书本化的枯燥做法,更直观、更通俗、更娱乐化、更能满足不同对象需求地传播普及茶知识、茶文化,宣传推介茶,是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
茶最大的功能和价值,其实依然存在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中,那且就让茶继续保持它的那份日常吧。能让更多的人真心喜欢上茶,并将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大概才是最美的风景吧。
今天冬至,大快朵颐吃羊肉后,记得喝杯茶以解油腻啊。祝大家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