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什么是乡愁?俄罗斯姑娘在花茂村找答案丨老外村游记

动静原创
1752118680
动静原创

花茂,这个黔北村落的名字

寓意“花繁叶茂”

这天

俄罗斯姑娘戴安娜来到花茂村

探寻大家口中一直说的

“乡愁”

在村民豪哥的带领下

她的寻“愁”之旅正式开始

在红色之家农家乐

灶上的“䀇子”冒出袅袅香气

豪哥说,要四五个小时的隔空慢蒸

才能让鸡肉的鲜美

与药材的芬芳完美结合

这口世代相传的炊具里锁住的

就是花茂最质朴的“乡愁”滋味

花茂的“乡愁”远不止于舌尖

豪哥的父亲、“红色之家”老板王治强

讲述着农家乐的“前世今生”——

从“治强农庄”到“红色之家”

名字的变迁承载着

在此召开苟坝会议的历史记忆

他手机上的一张照片定格了

包括俄罗斯大使在内

24国大使来花茂探访的回忆

对乡愁的触摸

在“古法造纸”传承人

张胜迪的“花茂人家”变得具体

工作人员张梦滢说

这工艺已在花茂流传400余年

张胜迪少时看外婆造纸

离乡学艺归来后

除了酿酒

第一件事就是

复活这份濒临消逝的技艺

在陶艺师傅母先才的泥坯前

乡愁幻化成指尖的艺术

“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就是我的乡愁。”

母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泥土在他手中驯服地成型

母先才说

这门古老手艺曾仅能带来微薄收入

如今借力乡村旅游和红色文化

他们的年纯收入已从2014年的约3万元

提至30多万元

当四个小时的期待

终于化作一碗金黄醇厚的䀇子鸡汤

安娜喝了以后惊叹

“这是我喝过最鲜美的鸡汤!”

豪哥笑着说

“这就是家乡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现在我懂了”

安娜心中豁然

“乡愁的味道是鲜甜的

因为家乡的生活,本身就是鲜甜的。”

在傍晚的花茂村白泥片区党群服务中心

安娜加入村里阿姨们

欢快的舞步行列

然后和远在俄罗斯家中的妈妈

打了个视频电话

“妈妈,我到了中国这个叫花茂的乡村

一切都很好。”

安娜说

自己带着好奇来到花茂村

想捕捉这个被反复提及的“乡愁”

却未曾料到

它以如此鲜活的方式

烙印在她的感官和记忆里

花茂没有给她一个

关于乡愁的标准答案

却让她想起了家乡

乡愁,原来是一场没有国界

永恒而温暖的共情

……

记者:孔薇 欧阳静 范丹滢 余维

航拍:蔡城池

特别鸣谢:播州区委宣传部、播州区融媒体中心、贵州大学

编辑

郭秋含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