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乐森璕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37546280
积分商场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乐森璕

乐森璕,字季纯,贵州省黄平县东坡人。1899年9月19日生于贵阳。乐森璕幼年入贵阳乐群小学堂,后考入贵阳模范中学,1917年毕业。其伯父乐嘉藻常对他说:“贵州矿藏很多,若能开发出来,就能摆脱贫困。”这对少年乐森璕影响很大,激发了他对地质科学的浓厚兴趣。1918年,乐森璕千里迢迢来到古城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预科学习。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和“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启发,两年后,乐森璕改入理科地质学系攻读,受教于国际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美国著名地质学家葛利普(A.W. Crabau1870-1946)和著名学者何杰、王烈等教授。在名师的教育引导及北京大学的良好学习环境中,他苦心攻读,孜孜六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乐森璕1924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同年,乐森璕考入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初为实习生,后转为调查员。乐森璕任职该所期间,所长为著名科学家翁文灏,翁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提倡科学家应具有实用精神。乐森璕在该所工作期间,赴南口进行了地形地质测量,并翻译了两部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最早的文献,一为安特生《甘肃考古记》,一为阿尔纳《仰韶时代的彩色陶器》,两书均获大家好评。此时,乐森璕还根据自己在古地层学方面的苦心研究,发表了《辽宁及河北石炭纪管状珊瑚虫之新属》。1932年,乐森璕与黄汲清合作写成《扬子江下游栖霞石灰岩之珊瑚石》一书,这部著作是有关早二叠世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及苔藓虫的古生物学专著,一直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

1927年7月26日至8月30日,乐森璕进行重庆至贵阳间地形地质与矿产调查以及之后对贵州西南地区的地质调查,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贵州地质、矿产与古生物的科研成果如《重庆、贵州间地质要略》《贵阳附近之二叠纪胁形贝动物群》《贵州西部的地质矿产》《贵州南部地质调查》等。乐森璕为贵州矿产资源的开发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成为开发贵州矿产资源的奠基人。

1927年底,乐森璕南下广州,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同时在中山大学兼课。几年间,乐森璕的足迹遍布岭南,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眼界,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1934年,在教育部部长朱家骅,翁文灏、竺可桢、秉志等地质学、生物学界前辈的鼓励下,乐森璕报考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赴德深造。乐森璕先后求学于格廷根大学和马堡大学学习泥盆纪腕动物、四射珊瑚与中生代有孔虫等古生物学知识。求学期间,他完成了《中国南部广西中泥盆世四射珊瑚群》的重要论著。此文与他后来在国内发表的《华南海相早泥盆世晚期及中泥盆世早期地层的划分》一文,奠定了中国泥盆系中下统的生物地层层序,肯定了海相地层的存在,他所做的分层工作为后来的地质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6年,乐森璕完成博士论文《华南广西中泥盆世四射珊瑚化石群》(德国,斯图加特,1937年版)并获博士学位并归国。留学归来后,乐森璕仍在两广地质调查所和中山大学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避免战祸和实现服务于桑梓的夙愿,以适应贵州开发之需要,乐森璕重返故乡。他在贵州建立了贵州矿产勘测团,着手研究贵州的地质矿产,同时还担任了国立贵州大学地质系教授。此后至1953年乐森璕调任重大地质系,他在故乡工作了近16年,为贵州矿产资源的开发,为贵州地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贵州山区的崇山峻岭中,处处留下了乐森璕辛勤工作的脚印。其中,他对贵州铝、煤、铁、锰、金、汞、锑、铅、石英砂、白云石的开发都起了重要作用。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他对贵州铝开发所作出的贡献。1941年夏天,乐森璕领导的贵州矿产探测团的两位技师在贵筑、修文两县偶然发现了含铝的水矾土矿床。乐森璕对此极为重视,亲自参加实验,亲自带队至王比、云雾山、九架炉进行月余的考察,查清了藏量。据估算,三个矿区总储存量为1.9亿吨,可开采数百年,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发现的少数大型铝矿。而且,此矿铝矾土的含铝量,与美国著名的坎萨斯及亚拉巴最好的铝矾土相比,质量也毫不逊色。为此,他写下了《铝之用途及贵州铝发现之经过》一文,为贵州乃至中国铝业的起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乐森璕在贵州工作期间,完成了若干重要著述,其中《贵州地质纲要》《贵阳附近地质结构》等论文,获得地矿界的高度评价。他还将亲手绘制了《贵州地质略图》和《贵州矿产分布图》悬挂在办公室墙上,常指着图对人们说:“若全省调查完竣,则吾死亦愿足矣。”可见他对开发贵州矿产、改变桑梓贫困落后面貌,献身于贵州地质事业的拳拳之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森璕当选为贵阳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0年,乐森璕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担任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1953年,乐森璕调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并兼任古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后又任该校地质系主任。在重庆工作期间,他对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地层进行了深入调查,在江油发现的鱼化石,成为国内外古生物学界闻名的“乐氏江油鱼”,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胴甲目节甲鱼化石。他对该地区泥盆纪地层作了精细的分析,著有重要论文《四川龙门山区泥盆纪分层地带的对比》,此文对我国泥盆纪地层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55年乐森璕调任北京大学地质地理学系地质学考研室主任,古生物教研室主任,被评为一级教授。与此同时,他还深入各地考察,并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1957年至1958年,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有关方面对我国西南地区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四射珊瑚、床板珊瑚,西藏中生代六射珊瑚及泥盆-石炭纪分界等很多科研项目开展了深入研究,他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乐森璕对他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拖鞋珊瑚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了《中国南方拖鞋珊瑚分类》等重要论文。数十年来,乐森璕在无脊椎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我国肠腔动物及晚古生代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长期从事地质教育事业的学者,乐森璕对教学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在旧中国办学条件差的情祝下,有时学生无教材可用,乐森璕亲自为他们打印教材;赴野外实习时,他见学生生活困难,便解囊相助。1949年贵州解放前夕,社会秩序混乱,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他将全班八名学生迁入贵州省地质调查所学习,同丁道衡一起培养了国立贵州大学第一期地质系毕业生。乐森璕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他先后编写了很多重要教材。如《微化石概论》《微体古生物学引论》《珊瑚化石》《生物地层学基础》《古生物研究法》等。此外,在北大工作期间,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不顾年事已高,翻译了H.W.马特斯著的《微体古生物学导论》(1981年印刷)一书。乐森璕为我国古生物学的研究及古生物地层专业的教材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乐森璕1955年调入北京大学后30年间,对北大地质系的恢复、建设、发展及人培养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他亲自授课,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筹建实验室,购置图书、标本、仪器设备,亲临野外选择科研基地。在北大任教期间,他先后讲授过多门课程,他的许多学生及青年同事,如今有不少已成为地质战线和地质教育战线的骨干。

由于乐森璕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卓越贡献,他曾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第32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2月12日,乐森璕因病逝世,享年90岁,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

“历遍崎岖硏地质,甘期耄耋为人民”,这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对乐森璕的表彰。乐森璕与葛利普、孙云涛、李四光等专家一起,被称为开创和促进我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黄寿华:《乐森璕教授事迹》,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1988年。

2、何静梧:《著名地质教育家乐森璕先生传》,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1987年。

3、王守文:《博士喜爱文盲妻》,载《贵阳晚报》1990年3月23日。

4、杜松竹、周水良:《乐森璕传略》,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

王青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