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斗英雄 ——刘兴文
00:00 / -志愿军战斗英雄
——刘兴文
“做像王成一样的英雄”——这似乎是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们共同的梦想。
1951年,在朝鲜朴达峰阻击战中,在战友大部分伤亡,失去上级指挥,阵地即将丢失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志愿军苗族战士刘兴文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独自用手榴弹击退敌人两次冲锋,又积极配合机枪射手,从中午打到晚上,打退敌人11次进攻。这次战斗,刘兴文荣立一等功,获“青年的旗帜”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军功章一枚。
刘兴文,苗族,1932年6月生于贵州省纳雍县治昆区坡齐乡采楷箐村。幼时因家境贫寒,七八岁时就离开父母到地主家做牧童,经常挨打受饿,受尽折磨。1950年4月家乡解放,他借给部队带路剿匪的机会毅然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四”团七连的一名苗族小战士,随部队转战威宁、赫章、纳雍、毕节等地剿匪。1951年4月他响应党的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随部队奔赴朝鲜。
1951年5月29日,刘兴文所在部队志愿军45师在芝浦里地区集结,按照既定计划阻击美
军25师以及加拿大25旅。这次战役,敌我双方都志在必得、战斗进行得相当惨烈,经过7昼夜连续奋战,我军以顽强的斗志,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
6月1日,敌军集中了两个营的优势兵力,向刘兴文所在的7连阵地朴达峰发起了猛攻,顷刻间硝烟弥漫,地动山摇,四周全部是枪声,爆炸声,一场残酷的战斗打响了。7连1排的战土们个个英勇顽强,奋力阻击敌人的进攻,阵地上到处是侵略者的尸体,我军伤亡也很大,1排亟须补充兵员和枪支弹药。
在后方坑道内,副指导员准备带领刘兴文所在的2排全体战士前去增援,但他把刘兴文留下了,临走时嘱咐他说:“今天敌人攻得挺凶,有可能要同敌人进行肉博,你年轻,战斗经验少,就服从命令,在坑道里保管好弹药。”
刘兴文急了,马上向副指导员请求上前线,可副指导员没有答应,转身带领其他战士冲了上去。刘兴文坐在坑道里,感到很委屈,他默默地问自己:“我是一个苗族的苦命孩子,共产党来了,解放军来了,才将我从火坑里救出来。今天很多同志为了保卫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安全,不怕流血牺牲,我为什么不能呢?”他下决心参加这次战斗。
周围的枪声,炮声,爆炸声,敌人的吼叫声越来越激烈,他几次站起来都想冲上去参加战斗,但耳边响起副指导员的声音,服从命令。就在这时,从1排阵地上下来一个重伤员,他告诉刘兴文前面战斗相当激烈,牺牲了很多同志,弹药已快消耗完了。刘兴文听完后,二话没说,抱起两包炸药,像猛虎一样跳出掩体,冒着硝烟冲了上去。在1排阵地,他找到了连长和副指导员。副指导员拉了他一把,说:“你来得正好,快跟我来。”刘兴文端着枪背着手榴弹紧紧跟在副指导员身后,飞快地朝山头冲去。到达山头制高点后,两人隐蔽起来,副指导员对刘兴文说:“你力气小,就专给我揭盖,手榴弹我来扔。”刘兴文趴在副指导员身边,把手榴弹的盖一颗一颗揭开。
这时刘兴文感到很紧张,他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激烈的战斗。敌人越来越近了,他的心都要蹦出来了,但副指导员却非常沉着冷静。敌人越来越近,甚至连他们的眼晴、嘴巴,还有喘气时一张一缩的大鼻都看得非常清楚,这时副指导员才喊了一声“打!”,一连扔出几颗手榴弹,敌人被炸得东倒西歪,哇哇直叫,纷纷抱头鼠窜,退了回去。
刘兴文看见敌人狼狈不堪的样子,高兴得拍手叫好。待敌人再次进攻时,他学着副指导员的样子,也抓起手榴弹奋力投向逼近了的敌人,敌人被打退了。副指导员赞许地笑笑说:“就这样,等敌人近了才打,打得准,打得狠。”
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副指导员负了伤,伤势很重,刘兴文扶着他,鲜血染红了两人的衣衫。副指导员艰难地抬起头,断断续续地说:“革命战士要为祖国争光,坚守阵地,不能给中国人民丢脸一一”说着就闭上了眼睛。
刘兴文慢慢放下副指导员,内心非常难过,默默地说:“放心吧!我刘兴文为你报仇,为祖国和朝鲜人民争光!”这时新的一轮进攻又开始了,敌人咿哩哇啦喊叫着冲上来了,刘兴文一连扔出几颗手弹,敌人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转身就往后逃。阵地上的手榴弹已经用光,需要补充,同时应把这里的情况和副指导员牺牲的消息报告连长,于是他便向1排阵地奔去。
刘兴文见到连长时,连长也受了重伤,下腭被打碎了,躺在地上,不能讲话,只能用眼神与刘兴文交流,听了刘兴文的报告后,连长用双手比划着,指指前方,并用拳头在地上猛一砸。
刘兴文知道连长的意思是要坚守阵地,打击敌人。他斩钉截铁地对连长说道:“连长你放心,就算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坚守阵地,坚持到底!”连长赞许地点点头,刘兴文扛起一箱手榴弹,转身向原来的山头制高点跑去。此时已是中午时分,7连伤亡很大,大部分阵地己被敌人占领,并向他奔往的山头制高点扑来。刘兴文就占领有利地形,利用土坡作掩护观察敌情,作好战斗准备,打击敌人。
正在这时,战友梁和庭在他的阵地上用机枪压住了敌人,掩护刘兴文撤离到他所在的高地上去。不幸梁和庭也负了伤,敌人趁机又冲了上来。刘兴文操起手榴弹向敌人连续投去,敌人纷纷倒下。就在这时,他的另外一个战友赵金平扛着机枪从一旁冲过来,两人合在一处,相互鼓励,共同打击敌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两人就有了默契的配合:对远处的敌人,赵金平用机枪“点名”;近处的敌人,刘兴文用手榴弹消灭。敌人的冲锋又一次被打垮了。
战斗间歇,刘兴文看着前面的山头制高点,想到那儿还有副指导员的遗体,不能让敌人糟踏,便对赵金平说:“老赵,掩护我,我去把敌人消灭掉,把阵地夺回来。”说完抓起两颗手榴弹冲了上去,敌人还没反应,手榴弹就在他们中开了花,敌人遭到突然袭击,连滚带爬地逃跑了。山头制高点又回到刘兴文他们手中。
敌人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被打退。刘兴文在战火硝烟的阵地上,越打越敢打,越打越会打。他与赵金平互相配合,互相鼓励,从中午坚持到晚上,奇迹般地打退敌人11次冲锋,打死打伤敌人100多名,英雄的阵地巍然屹立。
朴达峰阻击战胜利结束后,刘兴文英勇顽强,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事迹很快在志愿军中、在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心中传为佳话,广为流传。
1952年7月4日,他作为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结束在西南各地巡回报告,返回朝鲜前线途中,遭敌炮击,英勇牺牲,时年20岁。
时间虽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人们仍然记得这位身材不高、机智灵活、特别能打仗的苗族战斗英雄一一刘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