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醉美寒露与重阳,紫蟹膏应满,篱黄可著花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72847850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昨日已是寒露节气,接着再有两天,九九重阳节便来了,日子眨眼间匆匆而过,真是“菊有黄华惊岁晚”啊。寒露、重阳是晚秋时分的重要节气与节日,寒露、重阳期间,贵州的侗族、苗族、仡佬族等群众仍有饮用“重阳酒”的习俗,东篱黄花,酒泛茱萸,盈盘紫蟹,恰正是醉美时节。

来源:人民网

关于寒露节气物候“菊有黄华”,清代乾隆皇帝专门赋有诗篇。乾隆《月令七十二候诗·其五十一·菊有黄华》诗曰:

秋当金令正司时,金色为黄菊肖之。

争作芳菲傲西帝,不妨寂寞伴东篱。

午风微泛香无定,晓露常瀼韵有姿。

试问裳裳同者孰?桂林粟亦几枝垂。

而由乾隆年间上溯约一千五百年,西晋初成公绥赋有《菊颂》,载录于《艺文类聚》卷八十一,这应该算是最早全篇直接写“秋菊”歌颂“菊有黄花”的诗作。成公绥《菊颂》云:

先民有作,咏兹秋菊。

绿叶黄花,菲菲彧彧。

芳逾兰蕙,茂过松柏。

其茎可玩,其葩可服。

味之不已,松乔等福。

“缥干绿叶,青柯红芒,华实离离,晖藻煌煌。”三国曹魏钟会《菊花赋》赞美说:“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如此菊有黄华,真是“英英丽质,秋耀金华(花)”。

来源:人民网

北宋韩维《送李瑜屯田通判润州》诗有曰:“紫蟹迎霜新受钓,黄花吹酒正当前。”诗句突出了“紫蟹”与“黄花”,除了这是节气物候的诗美反映外,看来,古代文士赋诗也惯常以“紫蟹”对“黄花”。而南宋曹彦约《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云: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诗题里赫然便有“寒露日”三字,颈联又说“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白酒黄花,爽口悦目,好一派令人心动的节日气象。

其实,把“紫蟹”与“黄花”一同写入诗里,在中唐时代便出现了。中唐殷尧藩《九日病起》诗曰:

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榰床惜赏心。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

沉醉又成来岁约,遣怀聊作记时吟。

诗题中的“九日”便指九月九日,这是一首重阳节诗歌。前四句写菊花盛开,金灿灿的,紫蟹经霜肥美,绿酒入口爽滑,简直了!

以“紫蟹”对“白酒”的,则有文豪苏轼。北宋苏轼《和穆父新凉》诗有云:

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

紫蟹应已肥,白酒谁能劝。

“团脐紫蟹脂填腹”,宋人吃螃蟹是极为“认真”的。北宋文同《寇君玉郎中大蟹》诗曰:

蟹性最难图,生意在螯跪。

伊人得之妙,郭索不能已。

第四句诗里的“郭索”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典故。典故出自西汉扬雄《太玄经》:“蟹之郭索,心不一也。”由此“郭索”是用以指螃蟹爬行貌,亦指蟹爬行时的声音,代指螃蟹。

北宋黄庭坚《次韵师厚食蟹》诗云:

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

每恨腹未厌,誇说齿生津。

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

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

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

忆观淮南夜,火攻不及晨。

横行葭苇中,不自贵其身。

谁怜一网尽,大去河伯民。

鼎司费万钱,玉食罗常珍。

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

这首诗传递的信息很丰富,比如,首句里的“糖蟹”,这是说明所歌咏的螃蟹是以糖渍的方式加工而成的。再有,最后一联中有“扬州贡”的说法,这无疑表明,“扬州糖蟹”是按照惯例进贡给赵家皇室的贡品。但如此贡品“郭索”,或因皇帝赏赐等机缘,文士们得以品尝,便兴致勃勃地写进“凡尔赛”诗篇里,文士间还雅集聚会,诗酒唱和。

来源:人民网

“黄鸡与紫蟹,日满樽俎前。”两宋间的李纲《食蟹》诗曰:

平生最爱梁溪居,溪头紫蟹几尺馀。

持矛被甲意颇横,霜后直欲陵于菟。

端然秉炬可攻取,束缚健者归庖厨。

双螯如臂自可饱,满腹膏液凝红酥。

每倾新酿为一醉,风味窃疑他所无。

那知谪堕荒山里,乃有此物供臞儒。

客云来自九江郡,分以饷我良勤渠。

轮囷初喜入盘馔,郭索想见行泥涂。

西风江岸芦苇枯,下田粳稻香且腴。

朝魁把穟屡蜕壳,宜尔怪伟胸中都。

内黄疏封何足道,左手相持真可娱。

流膏斫雪快一嚼,不复怅望思东吴。

李纲此诗所写明,这次他吃到的螃蟹来自“九江郡”(今江西九江),是友人的馈赠。这螃蟹“满腹膏液凝红酥”,风味绝佳,让“谪堕荒山”遭到贬斥的李纲大快朵颐。而第二句诗说“溪头紫蟹几尺馀”,溪水里的螃蟹长到好几尺,这自当是快意的夸张了。

宋人吃螃蟹的“认真”也做到了极致。晚于李纲的南宋高似孙编著有《蟹略》四卷,写有蟹原、蟹象、蟹乡、蟹具、蟹品、蟹占、蟹贡、蟹馔、蟹牒、蟹雅、蟹志、赋咏等十二门一百三十三条目,是宋前及宋代蟹文化的集大成者。

螃蟹在宋代也成了绘画的主题。宋人南宋张元干《郭索图赞》曰:

螯横两戈,怒目稍眊。

寒蒲是依,下有积潦。

以火诱之,郭索可悼。

彼鼎食者,戒之在躁。

“郭索”即螃蟹,“郭索图赞”则是为螃蟹画作而专门题写的颂语铭记,往往直接题写在画卷上。张元干的这篇螃蟹画赞语,卒章显志,最后两句直接告诫“鼎食者”当权者不可急躁,切莫学螃蟹横行一时,很有教育警示意义。

来源:人民网

而把赏菊、食蟹结合起来写成经典的,则是经典名著《红楼梦》。《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题为《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而实则在这一回里,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建议湘云请大家“赏桂花吃螃蟹”,于是,大观园里的才子才女们写了十二首“菊谱”式的菊花诗,反倒真的并不是在赏菊花。

“潇湘妃子”林黛玉夺魁的那三首菊花诗是《咏菊》《问菊》和《菊梦》。潇湘妃子《咏菊》诗云: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问菊》诗曰: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菊梦》诗云: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小说里,李纨“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而接下来“持螯赏桂”,宝玉、黛玉、宝钗才思敏捷,先后很快写成了咏蟹诗。“众人看毕”,其中宝钗之作被认为,“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薛蘅芜宝钗的这首《讽和螃蟹咏》诗曰: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赏桂花,饮美酒,吃螃蟹,本是热热闹闹的欢乐时刻,但非要“讽刺世人”,也是无趣。“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据说这颔联骂人最狠,其字面意思是说,螃蟹啊螃蟹,眼前的道路你从不管横竖一味横行,但肚子里却只有黑膏和蟹黄——这倒没有必要非得一一对号入座式地挖出宝钗是讽刺了宝玉还是黛玉,因为小说里明言“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湛湛九月天,悠悠思古情。寒露与重阳时节,秋色醉美,紫蟹螯螯香,黄花粲粲明。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