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走进位于贵州省盘州市两河街道的岩脚村,哒啦仙湖碧波荡漾,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村民悠闲地坐在家门口闲聊,恰是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面。
曾经岩脚村与如今这番美景有着天壤之别。彼时的岩脚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各种社会矛盾多发且复杂多样。
为改变现状,岩脚村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建设,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村居延伸拓展;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稳控在当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信访问题产生。
而今岩脚村已蜕变为“网红旅游打卡点”,2021年以来,实现信访问题“零发生”目标。矛盾纠纷逐年剧降,今年以来,矛盾纠纷仅发生6起,同比下降60%。
近年来,贵州省信访局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努力将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搭起信访“连心桥”,当好群众“暖心人”。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能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三都县扶贫车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非常感谢!”“沙田煤矿开采导致在纳雍县勺窝镇刘家半坡的房屋无法居住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家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
近日,通过在网上“省委书记留言板”留言,贵州两名网友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复,“不跑腿”解决了烦心事。
留言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借助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近年来贵州不断顺应信息化发展和群众新期待,大力推广“互联网+信访”,架起了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线上“连心桥”。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近年来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贵州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带案下访等,帮助群众解释疑虑、解决烦恼、解开心结。
2020年,李某等7名工人在修文县某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水电安装等工作。项目完工后,由于建设单位相关手续未及时办理,导致李某等人工资被拖欠。
为化解这起案件,修文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带头包案,修文县住建局成立包保化解工作小组,积极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信访人等进行协商,研究解决方案。经协调,建设单位完成相关手续,今年5月10日终于拿到了被拖欠3年的8万余元工资。
“看着责任单位在接访大厅现场发放现金,农民工朋友领到钱时幸福的欢笑,自己也感到了欣慰。”六盘水市联合接访中心副主任邱滨在成功处理因讨要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上访事项后,把工作进展分享到微信工作群,发自内心为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而感到高兴,“只希望多解决点问题,少留下点遗憾。让群众少一点委屈,让社会多一点和谐,这样我就满足了。”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各级领导干部常态化开展下访接访和包案化解工作,很多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骨头案、钉子案,也因此得到有效解决。
干部下沉、权力下放、考核下移,负担下减,有效激发基层发展活力。瓮安县下司社区“五人治理小组”成员各挥所长,2022年共为社区争取到6个项目,涉及资金76.76万元,用于补齐社区基础短板,推动产业发展,帮助社区成功申报202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贵州省乡村旅游甲级村寨,申报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红色美丽村庄”底色更加闪亮。去年,下司社区新增村级集体经济114万元,集体经济累计达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