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河南叶县余庄龙山文化遗址 神秘“礼器”助探中华起源

中国新闻网
1607847600
积分商场

河南叶县余庄遗址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告诉记者:“这是碗,这是一件炊器煮饭用的。这是一件甑,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蒸锅,可以热馍,凉的不好吃热一热,所以古人生活还是比较讲究。

以上器物,出土于河南叶县余庄遗址的随葬陶器,不仅配套齐全,就连摆放位置可能都有讲究。其中在一座标号为M10的墓葬内,为迄今河南境内发现的随葬器物数量最丰富、等级规格最高、礼制色彩最明确的龙山文化墓葬。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分布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余庄遗址,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介绍,M10墓葬内随葬器物有33件,其中1件摆在墓主腰部左侧,其余均在墓室内东侧。分为食器、酒器两大类,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类成组,数量为7组,呈现出鲜明的礼制色彩。

河南叶县余庄遗址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说:“我们现在发现的10号墓,随葬器物这么多,而且都属于明器,它这个质地比较精良,它们有相对明确的数量关系,这是属于一组礼器。从这一组器物来看,墓主人身份是非常高的,应该是当时一个贵族阶层。那么这些器物,为我们研究当时龙山时期的礼制,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实物材料。

与M10墓葬内随葬的主要器物的数量相同,摆放同样有序的一组礼器,在该遗址东北侧也有出现,反映出相同的礼制观念。

河南叶县余庄遗址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告诉记者:“一个豆,一个觚,一个豆,一个觚,一个豆,摆放的是一排,显然这是有意识摆在这的,并不是一下子丢到这。所以我们推测这些东西,当时就是摆在这地方,它为啥摆这样?根据我们一般的认识,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系。

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工作,吴伟华表示,基本确定该处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000多年。从年代上来看,遗址的主体遗存是龙山时期的。

河南叶县余庄遗址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说:“下一步,我们想把这一片龙山墓葬分布情况弄清楚,这是我们最近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课题。再一个我们现在地表上已经发现,这几组器物,也是以往(河南境内)龙山遗址中没有发现的,也是首次发现。至于这些器物,它们具体有哪些类别,是干什么用的?有待我们做考古工作来确认。

目前,余庄遗址已发现墓葬、房基、窖穴及灰坑等各类遗迹50余处,出土器物200多件,考古发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

据了解,在日前寻找“夏”——聚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叶县余庄遗址赫然在列,有助于夏文化、中华文明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研究。

编辑

苏丹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