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连房子都没有,凭什么娶我女儿?
00:00 / -(第200夜|陪伴曲《年少有为》)
"你连房子都没有,凭什么娶我女儿?"这是女友的妈妈对朋友说的话。
两个人最后分手了,因为他确实没有房子。
开始工作之后,每个人都有过对房子的憧憬吧,朝南的落地窗,养一只金毛,和爱的人住在里面。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房子成了爱一个人的前提?
我在抖音上刷到过一个视频,女人嫁给了一个一穷二白的男人,没有彩礼没有房子,两个人带着一双儿女,到深圳的城中村租了个三十多平的房子。
男人六点起床去工地,女人就五点起床给他准备早饭,两个人努力赚钱,认真生活,辛苦也充实。
有人评论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房子就敢和他结婚,父母同意吗?""真的有人愿意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生孩子吗?"
"你都没有房子,拿什么结婚?"这句我一直觉得是电视剧里势利眼的丈母娘才会说出的话,却成为了现在婚恋市场上判断对方价值的标准。
很多过来人告诉我们:"爱情生活里物质是基础,有了物质,生活才能长久。"
爱情从来不是高于生活的,它存在于现实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也存在于那个人身上。
我有一个同学,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四年,男孩的父母早早为两个人准备好了房子,期待两个人组建一个小家,可是却在准备订婚的时候,没了下文。
原因是男方的父母不同意房子加上女方的名字,女方的父母认为,不加名字不能让人安心。
女孩也觉得房本不加自己的名字,没有家的感觉,男孩却觉得女孩这样的行为,是不够爱自己的表现,于是两个人草草分手。
李荣浩的《年少有为》中有一句歌词:"也曾一起想有个地方吃饭睡觉,可怎么去熬,日夜颠倒连头款也凑不到。"
很多对未来有美好愿景的情侣,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得不低头。
是有了房子之后才能去爱一个人吗?当然不是,是因为爱一个人,你想和他过完这辈子,所以你想和他有一个房子,想有一个共同的家。
房子,从来都不是"家"和"爱"的前提,此处安心是吾乡,能让我们安心的人在哪里,哪里才是家。
如果房子里没有爱,那房子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愿我们往后余生,不只有房子,还有为你遮风挡雨的那个人。
今天的陪伴曲是李荣浩的《年少有为》。
好像年龄越大,我们奋不顾身爱一个人的勇气就越少,房子、车子成为我们去爱一个人的前提和筹码,但我们却忘了,如果房子里面没有爱,就不能叫做“家”,所以,别轻易让房子成为两个人不爱的理由。
一定要有房子才能去爱一个人吗?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留言给我,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