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工商联紧扣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广泛协调对接、主动联络联系、积极靠前服务,认真分析研判、提出办法措施,通过多种措施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问效于企,为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企业“娘家人”作用。
“我们工商联用心用情为企业服务,在生产中遇到纠纷、维权等问题,向工商联反映,他们第一时间到我们企业调研,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及时找相关职能部门为我们协调解决。”毕节市工商联副主席杨大愚说。
通过专题调研、走访交流、会议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工商联干部跑部门、进商会、访企业,讲政策、释条文,问难点、寻堵点、探痛点,深入了解企业困难问题,积极与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协商,主动靠前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同时在原“两长”座谈会基础上,工商联不断拓宽外延,丰富内涵,促成了一个包含政法委、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及市直相关涉企部门、工商联、企业、商(协)会全领域参与,共同推动服务、保障护航两个健康发展的法律服务工作新平台的形成,实现了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平台的全域性、系统化,增强工作统一性和一致性,化解了难点、堵点和痛点。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做法上更加务实,而且成效上也愈发明显,使法律服务平台得到了强化、质效得到了提高。
“在司法案件中,如发现有损企业利益的现象,市工商联都会竭尽全力,尽心尽力帮助呼吁、协调、推动问题解决,为企业办了很多实事,企业也积极响应、支持工商联的各项工作,如积极参与千企帮千村、各种公益捐赠活动等”杨大愚说,“从2012年以来,我共捐资500余万元在大方县星宿乡修建希望小学,让300多名乡村孩子在基础设施齐全的学校学习成长。”
在大力推动新平台建设、新机制运行的同时,工商联紧扣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主题,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律“三进”等工作,进一步凝聚人心、争取认同,不断增强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以服务争取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汇聚民营经济磅礴力量,为毕节试验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