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拍摄的种质资源库内景。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扫描分析种子基本信息、入库前检测发芽率与含水量……在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王璐博士对一批玉米、大豆种子进行“全面体检”。近几日,库里新接收了500余份种质资源,实验室内科研人员颇为繁忙。
这栋位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核心区的小楼既是农业资源的“图书馆”,也是一批农作物种子的“休眠舱”。落成不久,就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科学家在空间站内冷藏了1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站内储存着全球已知的动植物DNA图谱。而实际上,这样的“种子库”在中国已成现实——去年10月建成投用的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将一盘玉米种质资源入库。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兰青阔说,农作物种质资源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栽培植物遗传材料,不仅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芯片”,更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我们建起了长期库、中期库、中期可调库、自动存取库等8个库区,通过低温恒湿贮存实现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王璐边介绍,边将种子分装在不同的铝箔袋中,一一贴好能够识别其“身份”的二维码。“只要扫描这张‘种子身份证’,就能快速识别出它们的种类、来源等信息,为开展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展黄瓜遗传转化筛选试验。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物种濒危、灭绝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突出的普遍性问题。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已丧失约75%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面对种质资源快速流失的现状,分布于全球各地的“种子库”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被寄予厚望。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这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里,就静静存放着老味沙窝萝卜等不少已在市面上难寻踪迹的“老品种”种源。
“随着产量高、品质好、推广力度大的优势品种得到广泛种植,一些分散在种植户、育种家手中的老种源随着岁月流逝丢失了,这让我们特别心疼。”兰青阔说。
一些农作物的“老品种”虽然产量不高、抗性较差,但是口感却很好。如果能妥善对这些种源予以保存,不仅将有利于开展基因型鉴定、物种演化等科学研究,还能为未来杂交选育“好吃又高产”的新品种打下基础。
“在广泛收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将能够深入分析其基因型、表型数据,利用大数据与生物育种技术,将性状与基因关联组合起来,设计培育出符合特定需求的新种子。”兰青阔说。
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待入库种质资源进行封装。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截至目前,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4.7万余份种质资源,包括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等26个科75个属111个种。3月18日在天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与会嘉宾介绍,2021年,中国还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走出天津,类似的种质资源库、种质基因库也纷纷落地,为保护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加快探索。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经建成,低温库、超低温库、DNA库、试管苗库等一应俱全;位于河套地区的中国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已收集2.5万余份种子,为黄河流域选育各种作物新品种提供物质基础;珠江流域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成立,将开展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的繁育、救护等工作……
数据显示,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数量超过52万份,保存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十年来,中国颁布和修订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
分布于各地的“种子银行”,守卫着粮食安全的底线,也存储着丰富的物种遗传密码。“相信随着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资源库将从种源保护、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等方面为种业振兴赋能,也为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兰青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