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两山论”提出十五周年,贵州的绿水青山生态路越走越宽广

动静原创
1597449960
积分商场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8月15日,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两山论”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些年来,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入夏以来,蓝天白云、夕阳晚霞的照片频繁在贵州老百姓的朋友圈里刷屏。今年上半年,贵州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4%。“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如今天天风和日丽。

“晒圈”的背后是老百姓满满的自豪感和获得感。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贵州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

生态良好、气候宜人、风景奇特,多彩贵州正成为网红打卡地。去年,全球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Lonely Planet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分别把贵州列为“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和“2020年最佳旅行清单”,这份殊荣,中国唯一。

贵州风光

随着“县县通高速”,过去“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成为了“高速平原”;而“靠山吃山”的贵州,如今也在改写着历史——2019年,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0%以上。旅游业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凭借大生态激活发展大旅游底气,以贵州“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核心标识的文化旅游品牌,正在升温。

更实实在在的是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以来,我省旅游产业累计带动超过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增收。

与此同时,“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正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贵州的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由2016年的1151万亩增加到2019年的2048万亩,总产值超220亿元。全省参与经营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达1.4万余个,项目覆盖贫困人口48.9万人,带动人均增收近千元。

林下木耳种植基地

绿色发展破解贵州“富饶的贫困”,过去的“三无”如今都有了新解。

大山的儿女,对自然有着一种本能的钟情。

岜莎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出生和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

台江县的登交村祖传的村规民约里写着“不能在金丝楠木群里吸烟”“不攀爬树木”。

护林员在毕节市黔西县大箐坡巡护森林

贵州懂绿、护绿,义无反顾。

从1981年入职的第一天起,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张建、张忠、张华孪生三兄弟每天都会在5.33万亩的拱拢坪国有林场里巡山护林,用双脚丈量着30公里的山路,用心看护着这片生命的绿色。

三兄弟正在巡林

38年间,他们走过了数十万里的山路,磨坏了上百双鞋,刮破了无数件衣服,在人迹罕至的林场里留下了一个个足迹。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林场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林海绿涛、苍翠欲滴。

三兄弟抚摸着自己守护的树木

每一棵树木,都是宝贵的财富;每种下一棵树苗,都是在种下希望。

从2015年开始,连续五年,贵州都会选择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由省领导带头,组织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今年虽然遭遇新冠疫情,但植树活动却并未缺席。在植树节当天,干部群众一起植树造林,“树”立信心 “贵”在新生。

植树活动

六年来,超过5000万人次参与,累计义务植树超过2亿株。与之对应的是另外一个数据:贵州森林覆盖率以每年2%的速度持续增长。

贵州人的坚持,让山长青,让水长清。

今年,是雷月琴主动义务巡河的第36个年头了。80多岁的年纪,却有着50多岁的精神头,退休20多年来,她的足迹踏遍贵阳,河流被她绘在图里,更被她印在心里。

雷月琴老人在河边凭栏而望

虽然收获了“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江河卫士”“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她最珍视的还是环保志愿者这个身份,只为守护一波碧水。

让水长清,贵州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目前全省4697条河流都有责任制“家长”。2019年5月1日,《贵州省河道条例》正式施行,河长考核结果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这是全面地对河流湖泊管理保护的一个顶层设计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保护,解决河湖现在的突出问题,最终实现水美、岸洁、河畅的保护目标。”省水利厅副厅长喻兴铸告诉记者。

毕节市黔西县鸭池河铁石河段

齐抓共管、齐心协力,贵州的水环境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全省纳入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的5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8.2%,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达到2020年度考核目标要求。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今年4月,两位特殊的客人光临了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专家鉴定后确认,这两只从未在公园见过的鸟,是曾被宣布在中国绝迹的珍稀鸟类——彩鹮(huán)。

彩鹮

选择贵州的还有它们——世界濒危物种钳嘴鹳,苍鹭、白鹭、骨顶鸡等上百种珍稀水鸟,或在树上、或在水中、或在浮岛上,这一幕在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整个生态系统的好与坏,鸟儿的‘指示器’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年年与鸟儿相遇的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何杉很骄傲,“充分发挥水的作用,以水养绿、以绿养金,使湿地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

草海湿地

在贵州,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是共识;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是同心。

“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守着绿色青山苦熬’是穷路,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如今,贵州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培植后发优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2016年,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7年,贵州省首次提出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一年一个台阶,贵州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一路奔跑。

发展和生态怎样结合?贵州用实践给出回答。

兴义万峰湖

自2018年4月万峰湖兴义水域的“清网行动”全面结束以来,430万平方米的网箱全部拆除。当地在进行岸基生态养殖、库湾养殖安置养殖户外,还规划实施了以南盘江镇为核心的“五个一万亩”精品水果基地,南盘江300多户渔民上岸变身果农。

绿水养人,青山同样埋藏财富。

湄潭翠芽、务川白山羊、兴仁薏仁米、从江香猪、玉屏油茶……近年来,贵州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强化品牌培育,逐步形成了县域农业的经济品牌,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山区特点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赤水竹林,当地居民正在挖竹笋

毕节市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村民在经果林下套种茶菊

前段时间,贵州的刺梨火出了“圈”。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都为它带货直播,而且他还领衔与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广药集团共同成立“刺梨防治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深入研究和挖掘刺梨的功效。

活动现场,钟南山院士站在C位

“刺梨是所有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钟南山说,刺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以刺梨的特点为抓手,通过企业深加工,刺梨从普通产品变成了“宝贝”,从农产品变为工业品、世界消费品。“希望通过这样的帮扶形式,使贵州地区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实现真正脱贫。”

作为贵州省十二大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刺梨是贵州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贵州省35家重点调度企业累计销售刺梨系列产品近1万吨,销售收入达4.6亿元。

贵州生态经济的代表之一:刺梨产业

不论是贵州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还是钟南山院士为刺梨“带货”,都是贵州走生态经济新路的成功案例。“这条新路不仅对于贵州,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很有借鉴意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章新胜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十五周年,这已是当今中国的普遍共识,一曲“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协奏曲,正在贵州大地奏响。用好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法,贵州之“贵”,“贵”在良好生态、美丽城乡的“颜值”,更“贵”在守好底线、绿色发展的“气质”。

记者

苏姝 王一雄

编辑

王一雄

责编

李佳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