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时候,村里争取到一笔修建广场的项目资金,修这个广场要占到5户人家总共6亩地的面积,但光是基本的工程预算,这笔资金就已经捉襟见肘,更没有多余的钱来给占地的补偿。
为了村子未来的发展,黄承志决定把广场修大一倍。于是他一边去找钱筹款,一边耐心地做这几家人的思想工作。让黄承志感动的是,这5户人家不仅答应修建,还动手拆掉了自家围墙,无偿让出了土地。在外经商的村民黄承相,也在黄承志的感召下拿出了一大笔资金。
黄承志告诉动静记者:“他们这样积极的配合工作也打动了我,所以我必须要给他们想路子。”
当村干部到今年整整20年,黄承志最清楚,大堰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这其中的来之不易。他说自己最有感慨的就是乡亲们对发展的渴望,为了全村的发展,宁可损失个人利益。
近几年来,借助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黄承志带领大家在电网改造、道路硬化、村容提升等工作上都走在了周边乡镇的前列。他说:“必须要推陈出新,不断更新我们的服务和设施,才能在乡村旅游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堰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黄承志告诉我们,其实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其他的村寨比起来,他们这里的资源并不是最突出的。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效果,靠的还是乡亲们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黄承志的带领下,大堰社区一手抓见效快的种养殖产业,一手整合资源建设小箐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社区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18年,合作社把社区全部贫困户吸纳进来,给他们免费配送股份,大家抱团发展。到今年,大堰社区曾经45户贫困户中剩余的11户已经全部脱贫。
黄承志,承前启后,自力更生,志在同步小康;开拓创新,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园。这就是脱贫攻坚群英谱中,一位基层干部的故事。